寒食

〔宋代〕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作品简介

《寒食》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风物诗,写的是寒食的节俗和自然人文风光,诗中流露出思念京都汴梁之情,亦描绘了商州的风士人情,反映了作者在无奈的清闲中自得其乐的情绪。此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番过寒食节的时间、地点及当地的风光;颔联两句写了山乡的风情;颈联两句写了山乡的景色;尾联两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这首诗语言浅切,层次清楚,叙述从容连贯,没有突兀惊人的意象,也没有跳荡的表现,色彩鲜明但并不浓腻。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抗疏直言为徐铉辩诬,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寒食》这首诗作于淳化三年(992年)寒食节,这是他贬官商州后过的第一个寒食节,恰逢佳节,诗人虽思念京城汴京,但亦爱上了商州山里的风土人情。作此诗表达不以迁谪为意、寄情山水的旷达胸怀,亦表露出不便直言的抑郁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今年只能在商州山乡过寒食节了,但是山中的风光景物也一样可爱。

小孩子慢慢地凑近了花朵拈取蝴蝶,山中的人家在大树上挂起了秋千。

郊外原野刚下过雨呈现出一派翠绿,春阴中大街小巷刚刚开始禁烟火。

担任副使这样的闲官没什么可不满,为人写碑铭所得正可充当买酒钱。

注释

(1)今年寒食在商山:今年只能在商州过个冷清的寒食节、不能目睹京都汴梁寒食节的热闹景象了。商山:即商州,今陕西商县。

(2)可怜:可爱。

(3)稚子:小孩子。

(4)就:走近。

(5)拈蛱蝶:捉蝴蝶。

(6)系:悬挂。

(7)郊原:郊外的原野。

(8)巷陌:大街小巷。

(9)乍:刚刚。

(10)副使:即团练副使,宋朝安插降职官员的一种闲职。作者便是被贬到商州当团练副使。

(11)惆怅:伤感,失意。

(12)撰碑钱:替别人写碑记、墓志铭等得到的酬劳,俗称“润笔”。

全文拼音版

hánshí
jīnniánhánshízàishāngshānshānfēngguānglián
zhìjiùhuāniānjiádiérénjiāshùqiūqiān
jiāoyuánxiǎo绿chūjīngxiàngchūnyīnzhàjìnyān
使shǐguānxiánchóuchàngjiǔqiányóuyǒuzhuànbēiqián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 ,巨野(今属山东)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端拱元年(988年),召试,直史馆,迁知制诰,判大理寺。遇事敢言,三遭贬斥,作《三黜赋》以见志。诗学杜甫、白居易,文风平易畅达。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存词一首。

王禹偁的诗

相关推荐

寒食城东即事

〔唐代〕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还陆浑别业

〔唐代〕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寒花葬志

〔明代〕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寒食雨·其二

〔宋代〕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雨·其一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唐代〕骆宾王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

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

伐木伤心易,维桑归去难。

独有孤明月,时照客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