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宋代〕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我今年只能在商州山乡过寒食节了,但是山中的风光景物也一样可爱。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小孩子慢慢地凑近了花朵拈取蝴蝶,山中的人家在大树上挂起了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郊外原野刚下过雨呈现出一派翠绿,春阴中大街小巷刚刚开始禁烟火。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担任副使这样的闲官没什么可不满,为人写碑铭所得正可充当买酒钱。

注释

(1)今年寒食在商山:今年只能在商州过个冷清的寒食节、不能目睹京都汴梁寒食节的热闹景象了。商山:即商州,今陕西商县。

(2)可怜:可爱。

(3)稚子:小孩子。

(4)就:走近。

(5)拈蛱蝶:捉蝴蝶。

(6)系:悬挂。

(7)郊原:郊外的原野。

(8)巷陌:大街小巷。

(9)乍:刚刚。

(10)副使:即团练副使,宋朝安插降职官员的一种闲职。作者便是被贬到商州当团练副使。

(11)惆怅:伤感,失意。

(12)撰碑钱:替别人写碑记、墓志铭等得到的酬劳,俗称“润笔”。

寒食拼音版

hánshí
jīnniánhánshízàishāngshānshānfēngguānglián
zhìjiùhuāniānjiádiérénjiāshùqiūqiān
jiāoyuánxiǎo绿chūjīngxiàngchūnyīnzhàjìnyān
使shǐguānxiánchóuchàngjiǔqiányóuyǒuzhuànbēiqián

作品简介

《寒食》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风物诗,写的是寒食的节俗和自然人文风光,诗中流露出思念京都汴梁之情,亦描绘了商州的风士人情,反映了作者在无奈的清闲中自得其乐的情绪。此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番过寒食节的时间、地点及当地的风光;颔联两句写了山乡的风情;颈联两句写了山乡的景色;尾联两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这首诗语言浅切,层次清楚,叙述从容连贯,没有突兀惊人的意象,也没有跳荡的表现,色彩鲜明但并不浓腻。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抗疏直言为徐铉辩诬,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寒食》这首诗作于淳化三年(992年)寒食节,这是他贬官商州后过的第一个寒食节,恰逢佳节,诗人虽思念京城汴京,但亦爱上了商州山里的风土人情。作此诗表达不以迁谪为意、寄情山水的旷达胸怀,亦表露出不便直言的抑郁之情。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初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出身清寒,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为人刚直敢言,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反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浮靡文风,主张文学应“传道明心”,语言平易流畅。其诗文简淡朴素,清新自然,开宋代现实主义诗文风气之先。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王禹偁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唐代〕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寒食

〔清代〕洪升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鸣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寒食书事

〔宋代〕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即事

〔唐代〕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