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二句透露出诗人对官场险恶的认识及对自己仕途不舛的懊悔;后二句描绘了诗人推窗后一种油然而生的“喜”。此诗构思精巧,比喻贴切,真挚亲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推窗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袁枚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与山水为邻,以林鸟作伴,过起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诗人酷爱大自然,亦因得江山之助而写下大量山水景物诗。自然界朝晴夕阴,风雨多变,这就使敏感的诗人时忧时喜,进而产生创作灵感,常赋诗以抒发之。《推窗》这首作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诗就是写诗人于清晨雨霁风止后推窗一刹那间的审美感受。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整夜的风雨都非常凶猛,我住房简朴不敢轻易开窗。
山好似知道我渴望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心情,一开窗,便扑面而来。
注释
(1)连宵:即通宵,一整夜。
(2)恶:形容风雨之凶猛。
(3)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住房简朴。
(4)轻:轻易,随便。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袁枚的诗
相关推荐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送春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捣练子令·深院静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殿前欢·懒云窝
懒云窝,懒云窝里客来多。客来时伴我闲些个,酒灶茶锅。
且停杯听我歌,醒时节披衣坐,醉后也和衣卧。兴来时玉箫绿绮,问甚么天籁云和?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
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戚戚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惟珍重。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