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十八著作虔

〔唐代〕杜甫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作品简介

《题郑十八著作虔》这首七言排律是杜甫悼念挚友郑虔(排行十八)的作品。郑虔因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伪职,被贬台州司户,卒于贬所。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又暗含对朝廷处置过严的不满,展现了杜甫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感情沉痛,用典精当,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的艺术功力。

创作背景

《题郑十八著作虔》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得知郑虔死于台州后。郑虔是杜甫至交,多才多艺却仕途坎坷,安史之乱中被迫任伪职,乱平后贬台州(今浙江临海)。诗中"贾生"(贾谊)、"苏武"、"祢衡"等典,既喻郑虔才高命蹇,又暗讽肃宗朝廷对陷贼文士的严苛,是杜甫"哭友诗"中最沉痛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台州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那里海天茫茫,云水只能与青青的岛屿作伴。

在混乱的政治局面下我们只得聚而忽散,正值暮春,我想念犹如无根浮萍、随风飘荡的你。

当诗人酒酣懒为舞时,没有谁能拽他一把,即便乘兴吟诗高歌,身边也没有知音倾听。

第五桥东再不是流淌着淙淙绿水,而是倾泻着诗人心头无限的遗恨,皇子陂上空,蓝天白云无处寻觅。

贾谊面对鵩鸟而感伤身世,作《鵩鸟赋》以自慰,苏武被拘不降,被徙至北海,威胁不准归汉。

郑虔个性梗直,襟怀坦荡,对朝廷忠心耿耿,新朝登基才一年有余,郑虔从轻发落,也算是沾了恩典。

祢衡性刚傲物最终被处极刑而死,东方朔是汉武帝的福星,皇帝没有没有发现。

郑虔在广文馆任博士时,住宅附近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现在就连案头照明读书用的萤火虫都干死了。

注释

(1)阔:一作“僻”。阔,在这里作僻远解。

(2)乱后:一作“缱绻”。

(3)春深:一作“飘摇”。

(4)第五桥:景点名,因桥边有个复姓第五的人家而得名。

(5)皇陂:即“皇子陂”,因陂北有秦皇子冢而得名。

(6)贾生对鵩伤王傅:化用贾生的典故。贾生即贾谊,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时,因能诵读诗书、善于作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将他推荐给文帝,任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后被大臣周勃、灌婴等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三年,有鵩鸟飞进他的住所。贾谊面对这只类似猫头鹰的不祥之鸟,而感伤身世,作《鵩鸟赋》以自慰。

(7)苏武看羊陷贼庭:化用苏武的典故。苏武是汉武帝时的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因故被拘留,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从,被徙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产子才能释放。苏武啮雪食草籽,持汉节牧羊十九年,节旄尽落而不屈,后来昭帝即位,与匈奴和亲,苏武才被遣回还,拜为典属国。

(8)翁:一作“公”,一作“心”。

(9)用轻刑:当时陷贼官以六等定罪,郑虔在次三等之数,故曰“用轻刑”。

(10)祢衡实恐遭江夏:化用祢衡的典故。祢衡是汉末文学家,他少有辩才,长于文笔,性刚傲物。曹操想与他见面,祢衡却自称狂病,不肯前往。曹操便召他为鼓史,欲在大会宾客时当众侮辱祢衡,结果反被祢衡所辱。于是曹操大怒,设计借刀杀人。将他遣送荆州刘表,又不合作;转送江夏太守黄祖,最终被处极刑。

(11)方朔虚传是岁星:化用东方朔的典故。东方朔是西汉文学家,他个性诙谐滑稽,也是汉武帝的弄臣。据《东方朔列传》载,朔死后,武帝问太皇公:“您老认识东方朔吗?”太皇公回答:“不认得。”“您老有什么本领?”“非常熟悉星历。”“诸星都在吗?”“都在。唯独没见岁星已十八年了,现今又出现在天空。”武帝叹息道:“东方朔在朕左右十八年了,朕却不知他是岁星啊!”

(12)悄然:一作“一朝”。

(13)读书萤:是说郑虔为官清廉,连灯油都买不起。典故出自《晋书·车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全文拼音版

zhèngshízhezuòqián
táizhōukuòhǎimíngmíngyúnshuǐzhǎngdǎo屿qīng
luànhòurénshuāngbiélèichūnshēnzhúpíng
jiǔhānlǎnshuíxiāngzhuāishīnéngyíntīng
qiáodōngliúhènshuǐhuángbēiànběijiéchóutíng
jiǎshēngduìshāngwángkànyángxiànzéitíng
niànwēng怀huáizhídàozhānxīnguóyòngqīngxíng
héngshíkǒngzāojiāngxiàfāngshuòchuánshìsuìxīng
qióngxiàngqiāoránchējuéàntóugànshūyí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题元八溪居

〔唐代〕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题湘湖图

〔明代〕刘基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

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

湘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

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

游子天寒孤棹远,七十二溪飞雪满。

浩歌不见濯缨人,沙鹤野猿相对晚。

湖东云气通蓬莱,我欲从之归去来。

蛟鼍塞川陆有虎,两臂无翼令心哀。

题云际寺上方

〔唐代〕卢纶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题岳阳楼

〔宋代〕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