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住京华》是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的词作名篇。全词以"京华中秋"的时令起笔,"黄花秋容"的明净反衬"歌残破楚"的国难,"八年思浙"的乡愁与"强派蛾眉"的愤懑交织;下阕"身非男儿"的性别困境与"心比男烈"的自我确认形成张力,"肝胆常热"的赤诚与"红尘知音"的孤独碰撞,终以"青衫泪湿"的经典意象作结。词人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危机熔铸一体,其"蛾眉未屑"的女性觉醒与"英雄磨折"的悲剧预感,展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精神高度。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满江红·小住京华》此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瑾寓居北京时,时年28岁的她尚未东渡日本,但已对封建家庭束缚深感痛苦。词中"破楚"用项羽垓下之围典喻列强瓜分,"八年"指1895年《马关条约》后的民族危机。作为近代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心比男烈"的宣言直接影响了何香凝等革命女性,郭沫若称秋瑾词"豪迈处不让稼轩,沉痛处直追易安"。绍兴秋瑾故居现刻有此词碑文。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显得更加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地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我平生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并常常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而心潮起伏、热血沸腾。凡夫俗子的胸怀狭窄,怎么能够理解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大千世界茫茫红尘,我到哪里找到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同道之人呢?这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
注释
(1)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2)黄花:指菊花。
(3)秋容如拭:秋季的天空,明净得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4)四面歌残终破楚:此用《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典故,感叹列强侵略,清廷腐败,中国前途危险;也叹自己冲破家庭束缚的艰难和孤单。
(5)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个年头。徒:空,徒然。思浙:思念浙江故乡。
(6)苦将侬:苦苦地让我。苦:恨,遗憾。侬:我。
(7)强派:强行指定。
(8)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蛾:一作“娥”。
(9)殊:很,甚。
(10)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11)列:属类,范围。
(12)烈:刚烈,不轻易屈服。
(13)肝胆:指真诚的心。
(14)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表明自己真心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知己。一作“不因人热”。
(15)俗子胸襟:庸俗之辈的胸怀。俗子:指王廷钧及官场上那帮醉生梦死的官吏。一作“俗夫”。
(16)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17)莽红尘:莽莽人世。莽:草木深邃的地方。红尘:社会,人世间。
(18)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