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全诗选取雨季来临时的一幕落笔,以神奇丰富的的想象摹写了初秋蒙蒙细雨迷人的情状,意境优美,尤具韵致。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细雨》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和三年(829),当时作者获得了考取进士的资格,但因其没有什么背景,初试失败,同年,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赞赏他的文才,请他到幕府里去做巡官,一场细雨后而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使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注释
(1)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2)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3)簟:竹席。
(4)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5)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6)萧萧:清凉的。
(7)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江上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梅花开到九分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醉桃源·春景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龙湖
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
潭右为李宏甫精舍,佛殿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
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石首伯仲,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癸巳五月五日记。
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赠刘侍御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太常引·客中闻歌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