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唐代〕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作品简介

《细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全诗选取雨季来临时的一幕落笔,以神奇丰富的的想象摹写了初秋蒙蒙细雨迷人的情状,意境优美,尤具韵致。

创作背景

《细雨》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和三年(829),当时作者获得了考取进士的资格,但因其没有什么背景,初试失败,同年,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赞赏他的文才,请他到幕府里去做巡官,一场细雨后而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使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注释

(1)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2)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3)簟:竹席。

(4)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5)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6)萧萧:清凉的。

(7)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全文拼音版

wéipiāobáitángdiànjuǎnchuáng
chǔdāngshíxiāoxiāocǎiliáng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醉桃源·春景

〔宋代〕严仁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龙湖

〔明代〕袁宗道

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

潭右为李宏甫精舍,佛殿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

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石首伯仲,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癸巳五月五日记。

赠刘侍御

〔明代〕王守仁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唐代〕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