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记叙诗人的家居生活。首联写回到家乡的拮据,颔联写岁月蹉跎,颈联写读书生活,尾联写自己愿意报效祖国。这首诗语言平淡凝练,既抒发对岁月蹉跎的感慨,又表达献身报效祖国的决心,意味深长。
暮春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暮春》这首诗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暮春,陆游73岁,陆游回乡山阴别业隐居,诗人虽然年逾古稀,但灭胡之心尚在,诗人看到燕去燕来,花开花落,激起时不待人之感而写。
翻译注释
翻译
数问茅草小屋坐落在镜湖之滨,虽然藏书万卷却不能救济家贫。
燕子飞去又飞来不知不觉间就度过一日,花几开了又落了忽忽悠悠地又经历一春。
打开书卷令人欣喜就象遇到了平生好友,但当临水照面则不禁惊异自已已不是壮年之人。
自笑我平灭胡虏的雄心直到而今还在,每每登高就会慷慨患歌又要为了报效国家捐献此身。
注释
(1)镜湖:又名鉴湖。乾道元年(1165),陆游以京口俸,在三山西村买宅筑屋,临鉴湖,次年移居于此。
(2)万卷藏书:陆游《书巢记》云:“吾室之内,或栖或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3)不救贫:不能避免贫困。
(4)开编:打开书籍。
(5)曩岁:往年。曩(nǎng):以往,从前。
(6)凭高:登高。
(7)欲忘身:希望能舍身报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一
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暮春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五
空中斗起朵云头,旋旋开来旋旋收。
初作䰒松松树子,忽成髣髴柳花毬。
暮春有感寄友人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二
寒甃千寻汲井花,病身一浴不胜佳。
追凉不得浑闲事,烧眼生憎半幅霞。
暮春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游西湖北山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