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

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作品简介

《麂》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以麂(小型鹿类)为题的咏物诗。诗人通过麂的遭遇,隐喻乱世中才士的命运,揭露了权贵阶层的贪婪残暴。全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语言凝练犀利,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麂》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漂泊夔州时期。安史之乱后,各地军阀混战,民生凋敝。诗中"衣冠兼盗贼"直指当时官僚阶层的腐败,通过麂被猎食的命运,既讽刺权贵的贪得无厌,又暗喻正直之士在乱世中的悲惨处境,反映了杜甫晚年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强烈愤慨。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将永远与清溪那个地方告别了,感谢你们把我与那些精致的食品一起配制成美味佳肴。

因为自己太愚钝不能像葛仙翁那样得道,化为麂变成神仙而隐遁,被人杀了送进厨房,不敢有怨恨。

荒乱年辰,杀戒滥开,稍一出声,丢了性命。我将被那些贪婪的食客们狼吞虎咽地吃掉,顷刻之间被吃得干干净净。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吃我的正是这些衣冠楚楚的食客,个个都包藏着一颗盗贼之心。

注释

(1)麂:鹿类兽,雄者,有短角,脚短力劲,善跳跃,居于深山僻地。

(2)清溪:唐道路名。一说指山名。

(3)玉馔:供统治者食用的精美的食品。

(4)才:指才干。

(5)逐仙隐:追随仙人隐士。仙隐乘鹿,故有此说。

(6)庖厨:厨师。

(7)轻全物:开杀戒。全物,保护生命体完整。

(8)微声:小小的名声。黄麂在发情或取食高兴时会发出”叽叽”的叫声,声音不大,但却招致杀身之祸。

(9)及:遭。

(10)祸枢:祸机,伏而待发的祸患。枢:捕兽机关。猎人设置在麂经常行走的路上,并加以伪装。

(11)衣冠:统治者。

(12)饕餮:上古传说中的贪得无厌的食人怪兽。

全文拼音版

yǒngqīngbiéméngjiāngzhuàn
cáizhúxiānyǐngǎnhènpáochú
luànshìqīngquánwēishēnghuòshū
guānjiāndàozéitāotièyò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

〔宋代〕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五代〕阎选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梦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山店

〔唐代〕卢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门有万里客行

〔两汉〕曹植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长生乐·玉露金风月正圆

〔宋代〕晏殊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轮台子·雾敛澄江

〔宋代〕柳永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彤霞衫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九凝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沉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听得。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难侧。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