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作品简介

《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是杜甫晚年怀念成都草堂之作。此诗以"万里桥西宅"开篇,通过"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的细腻描写,再现了成都草堂的优美环境。诗中"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一联,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成都特有的地理风貌,尾联"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则突然转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时年56岁的杜甫正漂泊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诗人离开成都草堂已有三年,在战乱未平的背景下,回忆起曾经相对安定的草堂生活,不禁感慨万千。诗中既有对草堂优美环境的深情追忆,又暗含了对当下漂泊生活的无奈,反映了杜甫晚年复杂的心境。这组诗是研究杜甫晚年思想情感的重要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万里桥西,百花潭北,那里有我亲手经营的草堂。

高敞的轩廊都对着流水,苍老的树木饱经风霜。

西部的雪岭呈现出接天的白色,夕归中的锦城一片金黄。

可惜那山川壮美的地方,回首遥望已然模糊渺茫。

注释

(1)万里桥: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而得名。

(2)百花潭: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潭北有唐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

(3)层轩:指多层的带有长廊的敞厅。

(4)界天:接天。

(5)曛日:指天色已晚。曛:日落时的余光。

(6)形胜地:山川壮美的地方。

(7)茫茫:比喻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全文拼音版

怀huáijǐnshuǐzhǐèrshǒu··èr
wànqiáo西zháibǎihuātánběizhuāng
céngxuānjiēmiànshuǐlǎoshùbǎojīngshuāng
xuělǐngjiètiānbáijǐnchéngxūnhuáng
zāixíngshènghuíshǒumángmá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宋代〕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金代〕元好问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怀旧赋

〔魏晋〕潘岳

启开阳而朝迈,济清洛以径渡。晨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途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仰睎归云,俯镜泉流。前瞻太室,傍眺嵩丘。东武托焉,建茔启畴。岩岩双表,列列行楸。望彼楸矣,感于予思。既兴慕于戴侯,亦悼元而哀嗣。坟累累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何逝没之相寻,曾旧草之未异?

余总角而获见,承戴侯之清尘。名余以国士,眷余以嘉姻。自祖考而隆好,逮二子而世亲。观携手以偕老,庶报德之有邻。今九载而一来,空馆阒其无人。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步庭庑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宵展转而不寐,骤长叹以达晨。独郁结其谁语?聊缀思于斯文。

怀李啸云

〔清代〕高鼎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

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

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怀仙歌

〔唐代〕李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