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宋代〕辛弃疾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作品简介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出发时心理上出与隐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这首词写出了词人既因为忧心国事而思出山建功立业,又习惯隐居,对隐居地留恋的矛盾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的春天。辛弃疾从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被罢黜闲居上饶带湖整整十个春秋。绍熙二年又被南宋当局任命福建提点刑狱,时年五十三岁。这首词是在赴闽时写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听到春山杜鹃一声声啼叫,既是为我送行,又是盼我早日归来。早上飞来的白鸟似乎是在责怪我违背誓言与其分离。

我当初想效倣郑子真,陶渊明终老田园,对着岩石坐卧,学陶元亮赏菊。现在我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山移文》来耻笑了。

注释

(1)杜宇:又名杜鹃、子规,鸟名。鸣声凄历,能使旅客起思乡之念。

(2)赴:四卷本作“趁”。

(3)陶元亮:陶渊明,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性爱菊。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rénzichūnmǐnxiànbiépiáoquán
tīngchūnshānshēngshēngshìsòngxíngshīcháoláibáiniǎobèirénfēi
duìzhèngzizhēnyánshítáoyuánliànghuāérjīnkānsòngběishān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渔父

〔宋代〕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