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代〕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作品简介

《昭君怨·咏荷上雨》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描绘了夏日骤雨打在荷叶上的灵动景象。上阕写梦中泛舟西湖,忽被雨声惊醒;下阕实写眼前荷池雨景,以“跳雨”“真珠”“水银窝”等比喻,生动刻画了雨滴在荷叶上滚动、汇聚、滑落的动态美。全词语言清新活泼,观察细腻,展现了杨万里“诚斋体”的独特风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趣的敏锐捕捉。

创作背景

《昭君怨·咏荷上雨》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作于杨万里晚年退居家乡吉水(今属江西)期间。杨万里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尤其对荷情有独钟(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此词可能受夏日骤雨触发,借荷上雨滴的瞬息变化,抒发闲适之趣,也暗含对人生聚散无常的哲思。“昭君怨”词牌本多写哀怨,但杨万里反其意而用之,以轻快笔调咏物,体现其创新精神。

翻译注释

翻译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注释

(1)扁舟:小船。

(2)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3)打篷声:雨落船篷之声。

(4)真珠: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

(5)水银:喻水珠。

(6)清波:清澈的水流。

全文拼音版

zhāojūnyuàn··yǒngshàng
mèngpiānzhōuhuāxiāngmǎn西yānshuǐpéngshēngmèngchūjīng
quèshìchítiàosànliǎozhēnzhūhuánzuòshuǐyínxièqīng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昭君怨·梅花

〔宋代〕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