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宋代〕欧阳修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

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霁,朱门柳细风斜。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

作品简介

《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是宋代词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是一幅全景式描写寒食节白昼的风俗画,表现了从宫墙之旁到寻常人家充满着寒食节气氛的热闹氛围;下片聚焦于一位游春晚归的女子闺院,极力渲染其境之冷清,与上片的喧嚣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此词笔调轻柔,语言清新婉丽,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自然美感。

创作背景

《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这首词约作于作者初到汴京时,上阕明显带有流光溢彩的痕迹,当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此词是作者于寒食日为咏寒食节而创作的词。

翻译注释

翻译

三月十三日寒食日,大地已是一片春色。依傍城墙的越溪阆苑,繁华秀美。云霞灿烂,来此游玩的妇女穿戴华贵。红色的围墙内,有临水人家,旁边还有一座秋千架。

她白天出门游玩,归来时天色已晚,铜壶滴漏的声音透过窗纱传进室内。小雨时下时止,细柳在微风中摇曳,要知道今天是不许起火的日子,月光笼罩着梨花。

注释

(1)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这里是指京城宫苑。

(2)禁垣:宫墙。

(3)红粉:胭脂和铅粉,女子的化妆品,代指女子。

(4)香车:华美的车子。

(5)银箭:指月光。

(6)霁:雨止。

(7)沉麝:沉香与麝香,两种名贵的香料。

(8)金鸭:涂有金粉的鸭形香炉。

全文拼音版

yuèchūn··sānyuèshísānhánshí
sānyuèshísānhánshíchūnbiàntiānyuèlángyuànfánhuábàngjìnyuánzhūcuìyānxiáhóngfěnqiángtóuqiūqiānyǐnglínshuǐrénjiā
guīláiwǎnzhùxiāngchēyínjiàntòuchuāngshāyǒushísāndiǎnliǎngdiǎnzhūménliǔfēngxiéshěnshèshāojīnlěnglóngyuèzhàohuā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宋代〕李昴英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折桂令·中秋

〔元代〕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宋代〕辛弃疾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织妇叹

〔宋代〕戴复古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万岁楼

〔唐代〕王昌龄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精卫填海

〔先秦〕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唐代〕李白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

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