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晚年反映民间疾苦的寓言诗。诗人通过"泉客珠化为血"的奇异情节,揭露了官府横征暴敛、百姓膏血殆尽的残酷现实。全诗想象奇特,寓意深刻,将神话传说与社会批判完美结合,体现了杜甫"诗史"般的写实精神和艺术创造力。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客从》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杜甫漂泊湖南时期。诗中"泉客"(鲛人)典出《搜神记》,传说其泪能化珠;"珠化血"象征民脂民膏被榨干。时两税法初行,官吏搜刮无度,杜甫借神话寓言,控诉"征敛无"(再无物可征)的社会危机,是其生命最后阶段的血泪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
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
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
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想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注释
(1)南溟:南海,遗,问遗,即赠送。
(2)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3)有隐字:有一个隐约不清的字。因为隐约不清,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珠由泪点所成,故从珠上想出“有隐字”,这个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它是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
(4)书:即文字。
(5)缄:封藏。
(6)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7)俟:等待。
(8)公家:官家。
(9)须:需要,即下所谓“征敛”。
(10)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
(11)征敛:犹征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客夜与故人偶集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中夜坐
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微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客亭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客广陵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客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