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唐代〕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作品简介

《江亭》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诗人独自在江边亭台静坐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展现了一种闲适的意境,而“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则融入了禅理,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全诗语言简淡,却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悟,体现了杜甫晚年诗风由沉郁转向疏淡的特点。

创作背景

《江亭》此诗确系广德二年(764年)春作于成都。时"安史之乱"虽平(763年正月史朝义败亡),然吐蕃陷长安(763年十月)余震未消。诗中"物自私"的恬淡,实为历经梓州避乱(762年)后重归草堂的暂安心境,其"水流云在"之悟,已开夔州时期禅理诗先声。

翻译注释

翻译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在大自然里各随其性。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

(1)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2)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3)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4)欣欣:繁盛貌。

(5)物自私:万物在大自然里各随其性。

全文拼音版

jiāngtíng
tǎnjiāngtíngnuǎnchángyínwàngshí
shuǐliúxīnjìngyúnzàichí
chūnjiāngwǎnxīnxīn
jiāngdōngyóuzhànhuíshǒupínméi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江城子·鹊声迎客到庭除

〔元代〕蔡圭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江楼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宋代〕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江城子·辰川上元

〔宋代〕王庭珪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哄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时回首忆行朝。太平楼。倚层霄。红蜡光中,买酒听吹箫。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