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愁绪,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上片写难以排遣的因江山易改、亲朋老去所致愁苦,寄托的是作者报国无路、知音难诉的悲愤。下片写自己意欲归耕,努力摆脱这种愁苦而不再想功名之事的愿望,并通过“浮云”二句实为自喻,寄托了词人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无从得知。从词意上推断,此词可能是作于词人久经官场生涯的中年以后。在长久的官场生涯中,作者看透了其间尔虞我诈的种种现实,看透了官场在富贵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的种种风波险恶,自己一生追求的期望凭借马上杀伐恢复中原故土以博取功名富贵的雄心,也在年复一年的官场生涯中消磨殆尽,因而对官场颇产生一种极端厌倦的情绪。在仕宦与归隐的得失之间,他思之筹之,不得要领,因而愁绪百结,久不能脱。词人最终思考的结果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绝为一种惬意的选择。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休息。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
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注释
(1)经行:经过。
(2)白头:头发变花白。
(3)归休去:退休、致仕。去,语助词。
(4)不成:反诘词,难道。
(5)出处元: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元,同“原”。
(6)得似:真是,宋元问人口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中过西楼此夜寒。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鹧鸪天·题七真洞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鹧鸪天·赠友
万感中年不自由,角声吹彻古梁州。荒苔满地成秋苑,细雨轻寒闭小楼。
诗漫与,酒新蒭,醉意世事一浮沤。凭君莫过荆高市,滹水无情也解愁。
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
阁道风飘五丈旗,层楼突兀与云齐。空馀明月连钱列,不照红葩倒井披。
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人间总是堪疑处,惟有兹疑不可疑。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鹧鸪天·百啭娇莺出画笼
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淡香摇细细风。
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痕中。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鹧鸪天·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