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作品简介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愁绪,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上片写难以排遣的因江山易改、亲朋老去所致愁苦,寄托的是作者报国无路、知音难诉的悲愤。下片写自己意欲归耕,努力摆脱这种愁苦而不再想功名之事的愿望,并通过“浮云”二句实为自喻,寄托了词人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创作背景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无从得知。从词意上推断,此词可能是作于词人久经官场生涯的中年以后。在长久的官场生涯中,作者看透了其间尔虞我诈的种种现实,看透了官场在富贵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的种种风波险恶,自己一生追求的期望凭借马上杀伐恢复中原故土以博取功名富贵的雄心,也在年复一年的官场生涯中消磨殆尽,因而对官场颇产生一种极端厌倦的情绪。在仕宦与归隐的得失之间,他思之筹之,不得要领,因而愁绪百结,久不能脱。词人最终思考的结果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绝为一种惬意的选择。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休息。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

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注释

(1)经行:经过。

(2)白头:头发变花白。

(3)归休去:退休、致仕。去,语助词。

(4)不成:反诘词,难道。

(5)出处元: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元,同“原”。

(6)得似:真是,宋元问人口语。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shànggāolóuchóu
shànggāolóuchóuchóuháisuíshànggāolóu
jīngxíngchùjiāngshāngǎiduōshǎoqīnpéngjìnbáitóu
guīxiūguīxiūchéngrénzǒngyàofēnghóu
yúnchūchùyuándìngyúnyóu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题七真洞

〔元代〕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鹧鸪天·西都作

〔宋代〕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鹧鸪天·赠友

〔清代〕文廷式

万感中年不自由,角声吹彻古梁州。荒苔满地成秋苑,细雨轻寒闭小楼。

诗漫与,酒新蒭,醉意世事一浮沤。凭君莫过荆高市,滹水无情也解愁。

鹧鸪天·离恨

〔清代〕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