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概括写自己遭逢战乱、辗转漂泊的情况;次联具体描写辗转流徙的情景;第三联抒发感慨;末联点出归隐的主旨。此诗语言平易,对仗工整。
倦客
十年五年岐路中,千里万里西复东。
匹马愁冲晚村雪,孤舟闷阻春江风。
达士由来知道在,昔贤何必哭途穷。
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光启三年(887年),春风得意的郑谷回到蜀中与家人团聚。这是他的第二次入蜀,此后他即留滞于蜀中,等待出仕的机会。此次在蜀的时间不短,时光逐渐耗却了郑谷初始的喜悦,“十口漂零犹寄食”(《漂泊》)的现实越来越让他灰心。面对珠玉尘封、命途多舛、投告无门,郑谷显得颇为无奈。而漂泊奔走、浪荡无依的生活终于让他身心俱疲,在他心中“归隐”种子开始萌发,开始向往田园生活。遂作此诗,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长年累月我奔波在岔道之中,千里万里我西去又转而复东。
傍晚骑驽马愁对荒村的飞雪,春日乘孤舟闷对阻船的江风。
明智人由来通晓人世的道理,昔贤者何必痛哭迷失的途穷。
闲暇烹煮芦笋炊熟菰米来食,有机会就回到故乡作一醉翁。
注释
(1)歧路:即岐路,岔道。典出《列子·说符》:“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2)达士:明智达理之士。典出《吕览·知分》:“达土者,达乎死生之分。”
(3)知:通晓。
(4)哭途穷:典出《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途穷,路尽,喻境遇困窘。
(5)菰米:雕胡米。生于水中,至秋结实,可为馔。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郑谷的诗
相关推荐
上之回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堕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数日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胡无人行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送郑判官
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次韵答秦少章
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
缥缈鸿鹄上,众目焉能玩。
子从淮海来,一喙当百难。
师儒有韩孟,拭目互惊惋。
老生时在傍,缩手愧颜汗。
黄公金华伯,莞尔回一眄。
彼方试子难,疾前不应懦。
要当攻石坚,切作抟沙散。
桓璧虽具美,砻错加璀璨。
我老不足畏,后生何可慢。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精列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