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舟中作》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晚年七律的孤绝之作,以舟中燕影写尽天涯羁旅。诗中"湖南为客动经春"写漂泊之久,"燕子衔泥两度新"叹时序更迭,"旧入故园尝识主"忆长安旧燕,"如今社日远看人"伤主客易位,"可怜处处巢居室"怜燕亦飘零,"何异飘飘托此身"喻同病相怜,"暂语船樯还起去"状聚散无常,"穿花贴水益沾巾"结以泪眼观燕。全诗语言沉痛,物我双写,展现杜甫"浑涵汪茫"的晚期诗境。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燕子来舟中作》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春,杜甫59岁漂泊潭州(长沙)时。诗人以"两度新燕"自况两年湖湘漂泊,借"故园识主"的燕子,抒"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故国之思。作品诞生于杜甫生命最后一年,其"飘飘托身"的燕喻,既是个体命运的写照,更为盛唐文化精英的集体流散留下诗性见证,堪称"诗史"的绝笔预演。
翻译注释
翻译
我飘泊到湖南为客,已过了整整一个春天,燕子如今也是第二次在此衔泥筑巢了。
以前你入我故园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却远远地看我为陌生人。
可怜你到处筑巢为家,却没有定居之所,与我飘飘荡荡,托身江湖没有什么不同。
桅杆上暂时同我说话,还是要飞起而去,穿花贴水飞去,我不禁泪越发湿了衣巾。
注释
(1)湖南:洞庭湖之南,这里即指潭州。
(2)动经春:动不动便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动,不知不觉。
(3)两度新:杜甫从大历四年(769)春来到潭州。到现在已是第二个春天,已是第二次见到燕子衔泥了。
(4)故园:指诗人在洛阳、长安的旧居。
(5)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这天是人们祭神祈求丰收的日子。
(6)远看人:指仍然认识自己,远远地望着自已。
(7)巢居室:指燕子处处在人家屋室的梁上作窝。
(8)托此身:指诗人自己的到处漂泊求地安身。
(9)樯:船桅。
(10)沾巾:指诗人见燕子如此多情而动心落泪。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燕歌行(并序)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燕诗示刘叟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燕居即事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燕来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燕归梁·春愁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燕山亭·芜湖雨夜过朱草衣旧宅
川后停波,屏翳送寒,摇荡澄江青雾。桥外数椽,藓蚀苔殷,映带柳塘花捂。燕子归来,知认否、当年谁主。无语。衔落蕊迎风,缭垣低度。
怊怅孤客凄清,听瑟瑟萧萧,夜窗声苦。梁市阮厨,烛掩香销,知他故人何处。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思汝。同听者、半宵春雨。
燕归梁·金鸭香炉起瑞烟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斟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