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画鼓催春

〔宋代〕黄庭坚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雨前一焙谁争长。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

作品简介

《踏莎行·画鼓催春》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主要描写了闽地春意时间的景象,上片生动地记录了黔州地区少数民族采茶制茶的风俗,下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视觉、嗅觉等感官感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了茶汤的香气和形态,抒发了作者内心对茶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是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或绍圣四年(1097年)时期,此时黄庭坚被贬于黔州,居住在摩围阁,作者于此地见到少数民族采茶,制茶的过程,激发了作者的爱茶之心,创作此篇来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茶农们擂响画鼓,催促春天的到来;唱着山歌去田间为劳作的人们送饭。采茶人们都争抢着在雨前节之前焙制好茶叶来一争高下。他们摘完稍矮一些的嫩芽,就伸手去摘那些长在高处的嫩芽,不管长在何处,每一株茶树所摘下的茶叶都像是建溪茶那样完美。

将春茶碾碎,香气弥漫在房间的帐子上。茶具里的茶水,像潮水一样翻滚。今夜酒醒之后无法入睡,看见摩围山的影子倒影在秋江上。

注释

(1)画鼓:有彩绘的鼓。

(2)蛮歌:南方少数民族之歌。古时称西南少数民族为蛮夷,当地所唱的歌曲称为蛮歌。

(3)饷: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4)雨前:绿茶的一种,用谷雨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

(5)焙:微火烘烤。

(6)争长:即争霸。

(7)闽溪:即建溪,福建闽江的北源,流经武夷山茶区。产有建溪贡茶,即龙团凤饼。

(8)碾破春风:碾破:将茶碾碎。春风:指茶。

(9)银瓶:银质的瓶,常指酒器,此指盛茶的茶具。

(10)摩围:指摩围山,在黔州。

全文拼音版

shāxíng··huàcuīchūn
huàcuīchūnmánzǒuxiǎngqiánbèishuízhēngzhǎngzhūzhāijǐndàogāozhūzhūzhūbiéshìmǐnyàng
niǎnchūnfēngxiāngníngzhàngyínpíngxuěgǔnfānchénglàngjīnxiāoshuìjiǔxǐngshíwéiyǐngzàiqiūjiāngshàng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倚柳题笺

〔清代〕纳兰性德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踏莎行·二社良辰

〔宋代〕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踏莎行·绝顶无云

〔近代〕王国维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踏莎行·月华如水

〔清代〕纳兰性德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宋代〕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踏莎行·元夕

〔宋代〕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踏莎行·柳絮风轻

〔宋代〕谢逸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踏莎行·水绕孤村

〔近代〕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踏莎行·巧夕

〔宋代〕刘克庄

驱鹊营桥,呼蟾出海,朝朝暮暮遥相望。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

玉兔迷离,金鸡嘲哳,二星无语空惆怅。元来上界也多魔,天孙长怨牵牛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