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与梁上君子

〔南北朝〕范晔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

儿孙曰:“孰也?”

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矣!”

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作品简介

《陈实与梁上君子》是出自《后汉书》的一个古代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叫陈实的古人发现藏在屋顶梁上的小偷后,通过巧妙智慧感染教化小偷改邪归正的故事。后来人们把小偷便称为梁上君子。

翻译注释

翻译

陈实,东汉人,为人宽仁慈爱。当时荒年,百姓饥饿。有盗贼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房梁上。陈实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到了这地步。”

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

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君子。”

盗贼大吃一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陈实慢慢地告诫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多做善事。”

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注释

全文拼音版

chénshíliángshàngjūnzi
chénshídōnghànrénwèirénrénàishísuìmínněiyǒudàoshìliángshàngshíyīnjiànzhīnǎizhěngmìngzisūnzhèngxùnzhīyuērénmiǎnshànzhīrénwèiběnèxìngchéngsuìzhì
érsūnyuēshú
shízhǐliángshàngdàoyuēliángshàngjūnzizhěshì
dàojīngtóusǎngguīzuìshízhīyuēshìjūnzhuàngmàoshìèrénshēnfǎnshàn
rándāngyóupínkùnlìngjuànèrshìxiàndàoqiè

作者介绍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著作《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范晔的诗

相关推荐

陈风·衡门

〔先秦〕诗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陈风·东门之枌

〔先秦〕诗经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陈风·泽陂

〔先秦〕诗经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陈留市隐

〔宋代〕黄庭坚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

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

时时能举酒,弹镊送归鸿。

陈风·墓门

〔先秦〕诗经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陈后宫

〔唐代〕李商隐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陈太丘与友期行

〔南北朝〕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蕃愿扫除天下

〔南北朝〕范晔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