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来到这里就该长期住下,最好是能够住上半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岁月蹉跎我的容颜已老,临别之际惆怅地望着美好的林泉。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何时才能得个小官领取微薄的俸禄,有了钱买几亩薄地归隐山川。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这种行动恐怕不能实施,举杯之际不禁心绪茫然。
注释
(1)色:一作“鬓”。
(2)路:一作“日”。
(3)斯游:一作“终身”。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来到这里就该长期住下,最好是能够住上半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岁月蹉跎我的容颜已老,临别之际惆怅地望着美好的林泉。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何时才能得个小官领取微薄的俸禄,有了钱买几亩薄地归隐山川。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这种行动恐怕不能实施,举杯之际不禁心绪茫然。
(1)色:一作“鬓”。
(2)路:一作“日”。
(3)斯游:一作“终身”。
《重过何氏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写于诗人困居长安(今西安)时期的春日,描述诗人再次拜访何将军的情景。第五首诗总结,写自己临别低徊的情意。这组诗犹如情景俱佳的散体游记,见出杜甫联章组诗的章法精妙以及“以文为诗”的创新尝试。
《重过何氏五首》是杜甫困居长安时期到何将军山林游玩而写就的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春。何将军山林位于长安南边的明德门外樊川北原上。据现存杜甫诗文看,他前往游览先后有两次。初游在天宝十二载(753年)夏,与郑虔同往,写下了《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游在翌年春天,是何将军在答谢他问候的回信中特意邀请他去的,又写下了《重过何氏五首》。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百万倭奴压海陬,神州沉陆使人愁。
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
唱罢凯歌来灞上,集中全力破石头。
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暮。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