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弟消息二首·其一》是杜甫在战乱中惊闻弟弟生还消息后所作的五言律诗,以颤抖的笔触记录生死重逢的复杂心绪。首联"平阴信"与"遥怜"的空间张力,展现战火阻隔下的亲情奇迹;颔联"侧身""寄食"的生存细节,道尽乱世百姓的卑微挣扎;颈联"新酣战"与"旧血痕"的时间叠加,揭示战争创伤的延续性;尾联"招魂"之问,将个人庆幸升华为对时代受难者的集体哀悼。全诗以家书为引,在八旬之内完成从惊喜、痛惜到悲悯的情感三级跳。
得弟消息二首·其一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得弟消息二首·其一》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与《其二》为组诗。时杜甫流寓秦州,接获困居河南平阴的弟弟杜观(非前诗杜颖)幸存消息。诗中"新酣战"指郭子仪九节度使邺城之败后,史思明再陷洛阳;"旧血痕"暗指两年前(757年)睢阳保卫战的惨烈。这家书的背后,是三十万阵亡唐军(据《资治通鉴》)与千万破碎家庭的史诗性悲剧。
翻译注释
翻译
最近得到了一封从平阴来的信,知道弟弟还安然无恙,让我的心稍稍得到安慰。
为了躲避贼寇的追捕,他一侧身便逃到了千里以外,寄住在平阴县一个荒僻的小村里。
现在战火一直不断,有战争就有伤亡,血痕一处接着一处,有多少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也到了老年之期了,死神正向我走来,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注释
(1)平阴:县名,隋属济州,天宝十三载(754年)州废,县属郓州。
(2)舍弟:指杜颖。舍: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
(3)侧身:言避寇不敢正行。
(4)寄食:依附别人生活。
(5)一家村:指平阴荒僻之乡。
(6)烽举:举起烽火,表示有敌情。
(7)酣战:战斗激烈。酣战曰新,见杀伐未休。
(8)人:一作“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得献吉江西书
近得浔阳江上书,遥思李白更愁予。
天边魑魅窥人过,日暮鼋鼍傍客居。
鼓柁湘江应未得,买田阳羡定何如?
他年淮水能相访,桐柏山中共结庐。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得内子病中札
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
飞鸿呼偶音常苦,栖凤将雏瘦可怜。
梦远枕偏云叶髻,寄愁买贵雁头笺。
开缄泪涴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得胜令·宴罢恰初更
宴罢恰初更,摆列着玉娉婷。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
齐声,唱的是阿纳忽时行令。酒且休斟,俺待据银鞍马上听。
得弟消息二首·其二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胜乐·夏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得山雨
急雨射苍壁,溅林跳万珠。
山根水壅壑,漫窗若注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