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题其年填词图

〔清代〕朱彝尊

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风烟一壑家阳羡,最好竹山响里。摧砚几,坐罨画溪阴,袅袅珠藤翠。人生快意,但紫笋烹泉,银筝侑酒,此外总闲事。

空中语。想出空中姝丽,图来菱角双髻。乐章琴趣三千调,作者古今能几。团扇底。也直得、尊前记曲呼娘子。旗亭药市,听江北江南,歌尘到处,柳下井华水。

作品简介

《迈陂塘·题其年填词图》此词为朱彝尊题咏陈维崧(字其年)填词画像之作,堪称清初词坛的"词史性"作品。上阕以"飞扬跋扈"总摄迦陵词风,用辛弃疾(青兕)作比,点明其阳羡词派的宗主地位;"罨画溪阴"等句则展现江南文人雅集场景。下阕"空中姝丽"暗指陈维崧擅写艳词,"乐章琴趣三千调"盛赞其创作之富。结句"歌尘到处"印证迦陵词传播之广。全词用典精当,笔力雄健,既是对陈维崧词坛地位的确立,也是浙西词派与阳羡词派艺术交融的见证。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七年(1678年),朱彝尊与陈维崧同举博学鸿词科,《迈陂塘·题其年填词图》此词当作于京师应试期间。时陈维崧已刊《湖海楼词》近千阕,朱彝尊借题画之际,既推崇其"前身青兕"(承辛弃疾豪放词风),又暗讽"空中姝丽"的艳词创作。词中"旗亭药市"典出唐人小说中诗人赌唱故事,"柳下井华水"则化用柳永词意,反映清初词坛对唐宋词统的多元继承。

翻译注释

翻译

雄踞词场,意气飞扬狂傲不羁,前生是否与辛弃疾一样是青兕转世呢?家乡在山光秀丽的阳羡,最妙的是,这也正好是词人蒋捷的故里呢。携带着砚台与几案坐在罨画西南,但见柔曼飘逸,花如贯珠的藤蔓苍翠欲滴。人生的快意莫过于汲取山泉来烹煮紫笋茶,或是有美人弹着银筝来劝酒,除此之外,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了。

随缘而生、变幻无常的词句,想象出随缘而出、飘渺动人的佳丽。画成了妙解音律的菱角,头上盘着发髻。创作了如《乐章》《琴趣》般的佳词逾千调,像这样的作者,从古至今能有几人呢?正当在团扇下与美人共吟唱,也值得在酒杯前换美人来记录下曲谱流传。且听这歌词声传遍旗亭、药市,飞遍江南江北,所到处绕梁动尘,正如当年有初汲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柳永词一样。

注释

(1)擅词场:据有词坛。

(2)飞扬跋扈:谓意气举动,越出常轨,不受约束。

(3)青兕:兽名,似牛,独角,色青。这里指辛弃疾。

(4)阳羡:陈其年故乡宜兴。

(5)竹山:南宋词人蒋捷字,故乡亦在宜兴。

(6)罨画溪:《寰宇记》:“圻溪,今俗呼罨画溪,在宜兴县南三十六里,源出悬脚岭,东流人太湖。”

(7)珠藤:《本草拾遗》:“斑珠藤生山谷中,不凋,子如珠而斑。”

(8)紫笋:茶名。 产于太湖之滨,唐代列为贡茶,驰名天下。

(9)银筝:古有以银饰筝。筝,小瑟类弦乐器。

(10)侑酒:劝酒。

(11)闲事:无足轻重之事。

(12)空中姝丽:空幻中的美女。指画图中所画侍女。

(13)菱角:洪迈《跋白 乐天诗》中云:“白居易侍儿中有名菱角者。这里借指图中侍女。

(14)乐章琴趣:指词集。柳永词集称《乐章集》.黄庭坚词集称《琴趣外编》。

(15)三千调:形容词调之多。陈维崧共有词一千六百二十九首,古代词人词作之富,无出其右。共用四百十六个词调。

(16)尊:同樽,酒樽。

(17)记曲呼娘子:《乐府杂录》:“张红红唱歌乞食于市,韦青纳为姬。敬宗召人宫,号记曲娘。”

(18)旗亭:酒馆。

(19)药市:买卖药材的集市。

(20)柳下井华水:叶梦得《避署录话》:“予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之处,即能歌柳词。”柳,指北宋词人柳水。井华水。《本草》载:“井华水,平且第一汲者,令人好颜色。”

全文拼音版

màibēitáng··niántián
shànchǎngfēiyángqiánshēnshìqīngfēngyānjiāyángxiànzuìhǎozhúshānxiǎngcuīyànzuòyǎnhuàyīnniǎoniǎozhūténgcuìrénshēngkuàidànsǔnpēngquányínzhēngyòujiǔwàizǒngxiánshì
kōngzhōngxiǎngchūkōngzhōngshūláilíngjiǎoshuāngyuèzhāngqínsānqiāndiàozuòzhějīnnéngtuánshànzhízūnqiánniángtíngyàoshìtīngjiāngběijiāngnánchéndàochùliǔxiàjǐnghuáshuǐ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清初浙西词派创始人,论词推崇姜夔、张炎。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有《曝书亭集》。

朱彝尊的诗

相关推荐

迈陂塘·惜春

〔清代〕文廷式

恁啼鹃、苦催春去,春城依旧如画。年年芳草横门路,换却王孙骢马。春思乍,甚絮乱丝繁,又过寒食也。残阳欲下。好飞盖西园,玉觞满引,秉烛共游夜。

琼楼迥,孤负缄词锦帕,铜仙铅泪休泻。落红可及庭阴绿,付与流莺清话。歌舞罢,便熨体春衫,今日从弃舍。雕鞍暂卸。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犹恋旧亭榭。

迈陂塘·问谁歌

〔清代〕吴藻

问谁歌、青天蜀道,书生笔健能写。峨眉雪化岷江水,幅幅诗人图画。

君看者,看翠劈双峰、剑阁连云挂。碧鸡试马。正红友春招,绿章夜奏,莫任海棠谢。

奚童背,古锦一囊又卸。浣花笺纸无价。杜陵茅屋秋风冷,三峡词源长泻。

游倦也,但听雨巴山,剪烛西窗话。鹅溪绢把。算家近蓬莱,梦回关塞,且乞镜湖假。

迈陂塘·和伯平留别原韵

〔近代〕张仲炘

又匆匆,片帆南浦,凉云来劝秋去。元龙气自吞湖海,落笔也多悽绪。愁四顾。抵漆室哀吟,掩泣情如诉。临歧袂举。愿一日双鸿,风传雨送,赓和共吴楚。

江关梦,庾信愁深待语。天涯能几亲故。斜阳万顷秋潮急,波影荡无重数。孤絮舞。怕招隐,无山空念淮南赋。田园路阻。叹去国情怀,忧时涕泪,同是倦游侣。

迈陂塘·江恭人墓

〔近代〕赵熙

乱花边、卿应认我,一来奠黄抔土。

红心满地蘼芜草,遮得檀郎无路。卿且住。

是雨雨风风,漠漠埋愁处。人间更苦。

算非死非生,不夷不惠,留命草头路。

伤心事,我是十年无父。廿年先已无母。

纸钱风里黄门泪,托而朝朝暮暮。天万古。

更好好相将,泉路双儿女。逢春扫墓。

剩茅屋鸡声,水田牛迹,肠断白杨树。

迈陂塘·金陵王木齐追送予海上以词录别依韵和答

〔清代〕程颂万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边人与花遇。

金焦双送南朝客,海上圆波重聚。相记取。

只那夕朱楼,我汝销魂处。帘栊遍数。

又露掠篷低,风销蜡黯,草草别君去。

人间世,都似看花隔雾。庾郎何必词赋。

卅年争笑屠龙技,谁共灵修相诉。聊慰汝。

盼等到重阳,买棹江南雨。艳才何补。

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离绪。

迈陂塘·兰史作红豆图,属余赋词

〔近代〕冒广生

怪东风、年年多事,情根吹长如许。

衰迟有个桓司马,流涕犹如此树。新愁绪。

待诉得卿前,只怕卿凄楚。卿家词赋。

有一曲霓裳,人间天上,离恨旧曾谱。

十年事,除是菱花亲觑。鬓丝换了无数。

况思聚散原如梦,总奈初心难负。君何苦。

君念我春衫,近日无乾雨。白杨黄土。

问持比天涯,歌离吊梦,抵得此情否。

迈陂塘·雨花台吊古用黄仲则白纻山元韵

〔清代〕易顺鼎

满金陵,谁相识者,出城聊伴梁武。

马头飞起残山雪,似学天花乱舞。杯独举。

笑王气,成烟冷到龙和虎。空花无据。

算一样南朝,何处行乐,此老计真误。

才知道,为着兰成一赋。不然写向何处。

几间萧寺零星在,犹算伊家片土。斜照苦。

又送得,侬家笠影鞭丝去。归途趁取。

怕暝色昏黄,西州门外,容易打更鼓。

迈陂塘·蛮村荒感

〔清代〕易顺鼎

裹腥蓝、万重飞瘴,孤城如堕云海。

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祠额矮。

尽铜鼓迎神,消受椎鬟拜。夜郎休大。

算金马蛮王,玉蚕鬼母,此日有谁在。

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自家愁已难卖。

浣纱溪女花间笑,也觉嫣然堪爱。山影碍。

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猺村春赛。

又管压红鹅,裙围黑蝶,闲把酒来买。

迈陂塘·臈杪赴都留别嵩林六弟

〔清代〕易顺鼎

甚西窗、红摇短烛,销成别泪如许。

谢塘春草和愁冷,残梦半痕留住。萍踪苦。

还赖是、秋风吹向圆波聚。移镫觅句。

记肩凸鏖诗,拳凹斗酒,同写醉时语。

湘皋雁,北雪南云几度。筝弦旧怨弹与。

谁将一寸天涯月,分照两边离绪。君记取。

要修到三生,尚听联床雨。从今细数。

问水驿帆孤,山城骑远,多少断魂处。

迈陂塘·宋坝

〔近代〕赵熙

出春城、秧歌几日,芳原一绿如剪。

四山围作棋枰样,阁阁鸣蛙不断。

塍一线,袅百亩衡从,树小荫如伞。吴装短卷。

看人影鸦锄,车声龙骨,物外散鸡犬。谋生贱。

五十归田未晚。学耕空守枯砚。

倾家难买柴车住,头白王尼谁伴。君不见。

自晋后渔郎,几见桃花岸。游民在眼。

坐豆叶村边,稻花风外,黄送夕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