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羔羊

〔先秦〕诗经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注释

(1)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四篇。召,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2)羔羊:小羊。

(3)素丝:白色的丝线。

(4)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即细密。一说古时计算丝缕的单位,五丝为一紽。

(5)退食自公:退朝进食出自公家,是公家供食。食(sì),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自,从。公,公门,公朝。

(6)委蛇委蛇。:委蛇(wēi yí),《韩诗》作“逶迤”,原指道路弯曲绵延的样子。这里形容走路大摇大摆、悠闲自得的样子。

(7)革:犹皮,裘里。兽皮揉制去毛为革。

(8)緎:缝际。一说丝数,四紽为一緎,五緎为一百丝。

(9)缝:缝合之处。一说即革,皮裘。

(10)总:此亦为缝合之意。一说丝数,四緎为一总,五总为四百丝。

召南·羔羊拼音版

shàonán··gāoyáng
gāoyángzhītuó退tuìgōngwēiwēi
gāoyángzhīwēiwēigōng退tuìshí
gāoyángzhīféngzōngwēiwēi退tuìshígōng

作品简介

《召南·羔羊》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赞美在位者的纯正之德或节俭正直,近现代学者多以为是讽刺身着裘衣、享用公家膳食的官吏退朝时洋洋自得的情态。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重章叠句,回环咏叹,采用白描手法,语言优美自然。

创作背景

关于《召南·羔羊》的意旨背景,清代以前学者皆以为是赞美在位者的。所赞美的内容,或说是纯正之德,如薛汉《韩诗薛君章句》:“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或说是节俭正直,如《毛诗序》:“《羔羊》,《鹊巢》之功效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方玉润批评这些观点“固大可笑”“附会无理”(《诗经原始》)。牟庭《诗切》首倡刺诗说:“《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今人诗说仍是美、刺并存,比较而言,“刺”稍近诗意,但与牟氏所言“刺”的内容恰相反,诗人所刺者乃大夫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与《魏风·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饭)相似。

相关诗文

召南·鹊巢

〔先秦〕诗经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召南·摽有梅

〔先秦〕诗经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召南·殷其雷

〔先秦〕诗经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召南·江有汜

〔先秦〕诗经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召南·甘棠

〔先秦〕诗经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召南·小星

〔先秦〕诗经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召南·行露

〔先秦〕诗经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召南·采蘋

〔先秦〕诗经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召南·采蘩

〔先秦〕诗经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召南·草虫

〔先秦〕诗经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