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司马

〔唐代〕徐凝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

作品简介

《寄白司马》是唐代诗人徐凝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长安牡丹盛景为背景,寄寓对友人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的思念之情。前两句“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描绘长安城春日牡丹盛开、游人如织的繁华景象;后两句“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笔锋一转,遥想被贬江州的白居易,面对异乡风景,定会怀念长安的牡丹盛事。全诗语言简练,对比鲜明,既展现了长安的富丽风光,又暗含对友人宦海沉浮的感慨。

创作背景

《寄白司马》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约公元810年),时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徐凝与白居易交好,借长安牡丹盛开之景,表达对友人的牵挂。诗中“三条九陌”指长安纵横交错的大道,“万户千车”极言赏花盛况,而“五年风景”暗指白居易自元和十年(815年)被贬,已历数载。牡丹在唐代象征富贵荣华,诗人以长安牡丹之盛反衬白司马的冷落境遇,含蓄深沉。

翻译注释

翻译

长安的大街小巷又到了百花盛开的时节,千家万户、车马如潮,都赶着去赏牡丹。

可谁能想到,远在江州的白司马啊,这五年的异乡风光,是否让你更怀念长安?

注释

(1)三条九陌:指长安城纵横交错的大街。“三条”泛指多条主干道,“九陌”指繁华的街市。

(2)花时节:指春天牡丹盛开的季节。唐代长安人酷爱牡丹,赏花成风。

(3)万户千车:夸张写法,形容赏花人潮汹涌,车马塞路。

(4)江州白司马:指白居易,他当时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当司马(闲职小官)。

(5)五年风景忆长安:白居易被贬五年,异乡的风景再美,也比不上对长安的思念。

全文拼音版

bái
sāntiáojiǔhuāshíjiéwànqiānchēkàndān
zhēngqiǎnjiāngzhōubáiniánfēngjǐngchángān

作者介绍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主要活动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精研吟咏,无意进取。唐宪宗元和年间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后游于长安,竟无所成(一说官至侍郎),遂归隐故里,优游而终。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有交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徐凝的诗

相关推荐

寄夫

〔唐代〕王驾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寄赠薛涛

〔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寄远十一首·其十一

〔唐代〕李白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

恩情婉娈忽为别,使人莫错乱愁心。

乱愁心,涕如雪。

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

盈盈汉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罗袜。

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

寄小儿

〔宋代〕李觏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寄上张参政

〔宋代〕姜夔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燕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

寄黄刘二尊师

〔唐代〕韦应物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寄远

〔唐代〕杜牧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寄黎眉州

〔宋代〕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寄弄月溪吴山人

〔唐代〕李白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