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闺思

〔宋代〕史达祖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作品简介

《临江仙·闺思》是南宋词人史达祖所作一首秋夜怀人词,这首小令写闺中人思念远方的游子。词人不仅能设身处地写出女主人公思人的情境,而且能细腻地描画出女主人公的思绪,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全词抒情委婉,工丽别致。

创作背景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北伐失败,次年被杀。史达祖因曾事韩侂胄而受牵连,被黥面发配外地。《临江仙·闺思》此词应该是史达祖在黥面发配外地时所作,这段时间史达祖的生活颠沛流离,十分困苦,与先前在临安的光鲜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词中作者借闺中人思念远方的游子之意寄托自己的愁思。

翻译注释

翻译

忧愁与西风应该早有盟约,它们年年一起相会在萧瑟的清秋。长忆旧游于帘帷帐幕风月繁华的扬州,而今形单影只只能在孤灯下重温旧梦,一觉醒来只见屋梁上双燕栖宿明月流照高楼。

绣鸳鸯的洛带虽已因岁月的风尘而暗淡,还是要梳妆打扮保持原来的美貌风流。万一天涯游子归来见到我,我形容消瘦是为相思而消瘦,我形容憔悴而惭羞也是为他而惭羞。

注释

(1)清秋:清秋节,即重阳节。

(2)扬州:指风月之地。

(3)罗带鸳鸯:绣有鸳鸯花纹的丝织合欢带。

(4)尘暗澹:表示离别时间已久。澹:“淡”的异体字。

(5)风流:指美好动人的风韵,此处有使风韵美好动人的意思。

(6)见:同现,出现。设想情郎来到。

(7)温柔:指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此指伊人香闺。

(8)因:一本作缘。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guī
chóu西fēngyīngyǒuyuēniánniántóngqīngqiūjiùyóuliányángzhōudēngrénzhùmèngshuāngyànyuèdānglóu
luódàiyuānyāngchénàndàngèngzhěngdùnfēngliútiānwànjiànwēnróushòuyīngyīnshòuxiūwèilángxiū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史达祖曾事权奸韩侂胄,掌文书,颇有权势。后因韩北伐失败被杀,史达祖也受牵连黥面并贬死外地。可见他的人品远不如姜夔,但他的词典雅工巧,却与姜词相近,汪森云:“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史达祖等羽翼之”。

史达祖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

〔明代〕杨慎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代〕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五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苏轼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五代〕尹鹗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