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以清澈意象表白心志。前两句"寒雨连江"的迷蒙与"楚山孤"的苍劲,构成送别的时空背景;后两句"洛阳相问"的虚拟对话与"冰心玉壶"的自我剖白,将离情升华为人格宣言。全诗以"雨-山-心-壶"的意象链,完成从实景到象征的转换,"玉壶冰心"的比喻成为中华文化中高洁品格的经典符号。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任江宁丞时。诗人曾因"不护细行"遭谤,借送友人辛渐(时任润州司马)之机自明心迹。作品化用鲍照"清如玉壶冰"句意,却赋予更丰富的政治内涵,其透明诗风直接影响王维"明月松间照"的创作,今江苏镇江芙蓉楼重建为送别文化主题景区。
翻译注释
翻译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1)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2)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3)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4)平明:天亮的时候。
(5)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6)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7)孤:独自,孤单一人。
(8)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9)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10)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也是以“玉壶冰”比喻清白的操守。唐人有时也以此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