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作品简介

《梦李白二首·其二》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唐代怀友诗的巅峰之作,以梦境写生死至情。诗中"浮云终日行"喻思念绵长,"游子久不至"写望眼欲穿,"三夜频梦君"见情谊深挚,"冠盖满京华"讽世态炎凉,"千秋万岁名"与"寂寞身后事"形成震撼对比。全诗如血泪凝铸,将个人梦境升华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终极叩问,展现了杜甫"情圣"的人格境界。

创作背景

《梦李白二首·其二》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48岁流寓秦州时。误闻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坠亡(实已遇赦),连作三首悼诗。作品诞生于安史之乱中期,其"水深波浪阔"的江湖险恶,既写李白处境,也隐喻乱世文人命运,开创了以梦境重构现实的抒情范式,成为李杜友谊的文学丰碑。

翻译注释

翻译

天上的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方的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三夜都梦见与你相会,情亲意切足见你对我厚谊。

告别时你总显得局促不安,愁苦地诉说来路艰险不易。

你说江湖上风波多么险恶,总是担心船只失事会翻毁。

你出门时还搔着满头白发,好像辜负了平生凌云壮志。

京都中达官贵人冠盖相续,高洁如你却落得这样憔悴。

谁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何你到老反被牵连受罪?

你的声名将千秋万代流传,可是生前却这般悲凉孤寂。

注释

(1)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2)游子:此指李白。

(3)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意谓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4)告归:辞别。

(5)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6)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7)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8)冠盖:指代达官。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

(9)斯人:此人,指李白。

(10)孰云:谁说。

(11)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

(1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意谓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全文拼音版

mèngbáièrshǒu··èr
yúnzhōngxíngyóujiǔzhì
sānpínmèngjūnqíngqīnjiànjūn
gàoguīchángdàolái
jiāngduōfēngzhōukǒngshīzhuì
chūménsāobáishǒuruòpíngshēngzhì
guāngàimǎnjīnghuárénqiáocuì
shúyúnwǎnghuīhuījiānglǎoshēnfǎnlèi
qiānqiūwànsuìmíngshēnhòushì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

〔宋代〕吴文英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当时曾共秋被。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画图重展,惊认旧梳洗。去来双翡翠。难传眼恨眉意。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梦中作四首

〔宋代〕林景熙

【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其二】

一抔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其四】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梦寻梅

〔宋代〕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梦中和觞字韵

〔宋代〕黄庭坚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

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