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中望所迟客

〔南北朝〕谢灵运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己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作品简介

《南楼中望所迟客》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迟客不至的失望,通过回想月亮最圆、月色最好时与友人会面,更反衬了今日失望的深。中间八句为第二部分,大量引用《楚辞》中的典故,表现了对友人入骨的思念,也表现了对友人一种温情的体贴。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自己在焦急地询问友人的消息,企望着能与友人欢乐相会。这首诗用典故很多,切对人物心理变化写的非常细腻、深情。

创作背景

《南楼中望所迟客》这首诗是谢灵运于公元424年(元嘉元年)闲居于始宁时,为了抒写伫望朋友来相会的复杂心情而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太阳在遥远的西方沉落,漫漫长路,依然不见他的踪影,我的心情,开始焦躁忐忑。

登上高楼,思念何人?望着流逝的江水,闷闷地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前来赴约。

分手的时候,他和我约定,十五的晚上,要来看我。

今晚的月亮,早已圆满无缺,好友却迟迟没有前来赴约。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分手如今,望着孤零零的月儿,内心倍感忧伤凄切。

初夏的夜晚,应该并不漫长,可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却似乎经过了许多岁月。

疏麻的花,依然含苞未放,兰草的花,却已屡屡采摘。

搞得也是徒然,前方长路阻隔,无法把鲜花赠送,怎么安慰远离的你,孤独的我?

我焦躁不安,向行人打听你的消息,翘首等待,等待和你共享重逢的欢乐。

注释

(1)南楼:始宁墅中一座住宅的门楼。

(2)迟:等待。

(3)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4)迫:窘迫,着急。

(5)为谁思:即思念谁。

(6)三五夕:十五日的夜晚。

(7)圆景:月亮。

(8)佳人:指友人。

(9)适:来也。

(10)睽携:分离。

(11)方:常。

(12)孟夏:初夏。

(13)晦明:由黑暗到明亮,指一夜。

(14)瑶华:指香花美草。

(15)兰苕:指香花美草。

(16)搔首:爬弄头发,表示焦急。

(17)引领:伸长颈项。

(18)良觌:欢乐的会见。觌,相见。

全文拼音版

nánlóuzhōngwàngsuǒchí
yǎoyǎo西tuímànmànzhǎng
dēnglóuwèishuílínjiāngchílái
biésuǒzàisān
yuánjǐngzǎomǎnjiārényóuwèishì
shìyuànkuíxiégǎnfāng
mèngxiàfēizhǎnghuìmíngsuì
yáohuáwèikānzhélántiáozhāi
zèngwènyúnwèi
sāoshǒu访fǎngxíngrényǐnlǐngliáng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东晋至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与陶渊明并称“陶谢”。其诗富丽精工,善摹自然,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等句清新传神。出身东晋望族,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因政治斗争被贬,后以谋反罪被杀。诗作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传统,对唐代王维、孟浩然等影响深远。

谢灵运的诗

相关推荐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宋代〕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代〕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宋代〕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南山田中行

〔唐代〕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宋代〕苏轼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

南亭偶题

〔唐代〕许浑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宋代〕苏轼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