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二

〔宋代〕黄庭坚

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作品简介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组诗作品。这是诗人在元祐元年(1086)秋天用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的诗韵和诗题来写的两首和诗。第一首开头写眼前景物,接着结合开头的形象进行议论,前两句的含意从后两句中透露。第二首前两句也是写眼前景物,第一句写晚景,第二句写晓景,后两句概述王安石原诗的诗意。这组诗写景抒怀,意味深长,概括了王安石的怀抱,在写法上颇有特色。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秋天所作。西太一宫是汴京的一座道观。王安石有《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组诗:“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色,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王安石又有《西太一宫楼》:“草际芙蕖零落,水边杨柳欹斜。日暮炊烟孤起,不知鱼网谁家。”从诗的内容看,西太一宫当已荒凉了。黄庭坚用王安石的诗韵和诗题来写,所以称“次韵题西太一宫”。

翻译注释

翻译

晚风吹过莲池花香飘过,晓日照到宫里槐影西斜。

白下长干之乡景来到梦中,青门紫曲的尘土使人迷茫。

注释

(1)白下:地名,本名白石陂,后人在此筑白下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金川门(北门之一)外南区。唐武德九年(626),曾改金陵为白下,因用以代指金陵。

(2)长干:地名,在今南京市南。王安石诗:“白头想见江南。”

全文拼音版

yùnwángjīnggōng西tàigōngèrshǒu··èr
wǎnfēngchíliánxiāngxiǎogōnghuáiyǐng西
báixiàzhǎnggànmèngdàoqīngménchén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宋代〕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次韵孔宪蓬莱阁

〔宋代〕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唐代〕王昌龄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明代〕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次韵胡少参见过

〔明代〕王守仁

旋营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