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闲居山阴期间,通过病后初愈的视角,抒发了壮志未酬、光阴虚掷的悲愤。首联以“帽围宽”写病体消瘦,江南春寒暗示心境凄冷;颔联以“志士闲老”与“名花零落”对仗,形成强烈情感冲击;颈联借“断香”“芳草”写孤寂悔恨;尾联收束于“触事忧端”,点明忧国忧民之思。全诗沉郁顿挫,寓豪情于哀景,是陆游晚年诗风的代表作之一。
病起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
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
收拾吟牋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病起》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春,陆游六十八岁,闲居山阴已六年。诗人因主张抗金屡遭贬斥,此时年老多病,眼见南宋朝廷苟安一隅,收复无望。诗中“志士闲处老”直指报国无门的困境,“名花零落”既写春暮实景,又喻指朝中主战派的凋零。末句“触事动忧端”暗含对时政的忧虑,反映了陆游晚年虽身居山村,仍心系天下的赤忱。
翻译注释
翻译
山村病起的人面容消瘦,帽围顿宽,江南的春天已经结束了但仍然有一丝丝的寒意。
有志之士凄凉地在赋闲中老去,看着好花在雨中凋谢。
余香缭绕,弥漫在空气中,寂寞无事我便倚靠着枕头。看到繁盛的香草后悔倚栏远望。
整理诗笺放下酒碗,近年来遇到的事情引发了我的忧愁!
注释
(1)帽围宽:形容面容消瘦,帽围顿宽。
(2)闲:原作“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3)名花零落:犹言好花凋谢也。李白诗:“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名花本指芍药而言,后遂为好花之通称。
(4)断香:犹言余香缭绕。
(5)便:合适。
(6)支枕:倚枕也。
(7)芳草:香草也。
(8)离离:喻分披繁盛貌。
(9)阑:一作“栏”。
(10)收拾:整理也。
(11)吟牋:诗笺也。牋:一作“笺”。
(12)忧端:忧愁之意绪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病后登快哉亭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 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柏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十
鲁中狂士邢尚书,本意扶日上天衢。
惇夫若在镌此老,不令平地生崎岖。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九
张子耽酒语蹇吃,闻道颍州又陈州。
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六
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
岂谓高才难驾御,空归万里白头翁。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五
司马丞相昔登庸,诏用元老超群公。
杨绾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