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宋代〕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想像前代贤人一样在重阳佳节写诗,此时一枝枝的茱萸竞相生长。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宋玉无限的悲秋情怀让人怜悯,怎似陶渊明那样陶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青年人喜欢追随时俗,而自己偏偏喜欢像傲寒的菊花一样直面困境。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我现在登高时的几分狂妄,恐怕会惹襄阳小儿拍手笑话。

注释

(1)茱萸: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2)争似:怎似。

(3)绿鬓:即青丝,借指青年。

(4)黄华:即菊花,喻指诗人自己。

(5)襄阳拍手儿:语出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这两句诗写的是李白自己的醉态被襄阳小儿笑话。

九日拼音版

jiǔ
qiánxiánjiǔshīzhūxiāngdòuzhīzhī
liánsòngqíngxiànzhēngshìtáoqiánzuìzhī
绿bìnàisuífēngjǐngbiànhuánghuánéngsuìhán
dēnggāohuíchùkuángduōshǎoxiàoshāxiāngyángpāishǒuér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贫寒,苦学成才,官至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等改革主张。其名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传诵,彰显其家国情怀。词作《渔家傲·秋思》开豪放词先声。文武兼备,戍边西北时被誉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谥号“文正”,为后世儒臣典范。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九日寄秦觏

〔宋代〕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九日置酒

〔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重阳日荆州作

〔唐代〕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九日水阁

〔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