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曹子方杂言》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杂言诗。此诗内容是抒发士大夫失意时的感慨。诗可分三段。第一段描写作者自己官冷人闲的生活情景;第二段以冷卿陪衬曹子方的豪迈;第三段劝曹子方看破繁华梦,归隐于江湖。全诗笔墨淋漓,跌宕有致,艺术处理十分老到。
次韵答曹子方杂言
酺池寺,汤饼一斋盂,曲肱懒著书。
骑马天津看逝水,满船风月忆江湖。
往时尽醉冷卿酒,侍儿琵琶春风手。
竹间一夜鸟声春,明朝醉起雪塞门。
当年闻说冷卿客,黄须邺下曹将军。
挽弓石八不好武,读书卧看三峰云。
谁怜相逢十载后,釜里生鱼甑生尘。
冷卿白首太官寺,樽前不复如花人。
曹将军,江湖之上可相忘?
舂锄对立鸳鸯双,无机与游不乱行。
何时解缨濯沧浪?唤取张侯来平章,烹茶煮饼坐僧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一首写给曹子方的诗。曹辅字子方,元祐三年(1088)九月以太仆寺丞权遣福建路转运判官,山谷此诗当作于此前(据任渊注引《实录》)。诗中说到的另一个人物“冷卿”,是子方的上司或居停主人,“冷”是他的姓,卿为官名,如太仆卿、光禄卿之类。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冷”指其做的是冷官,即闲散冷门的官职。然此说似较牵强。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住在酺池寺里,用个斋盂煮面饼,支起胳膊当枕头,也懒得写字了。
骑马前行,路过京城的大桥,悠然地看着东流的河水,回忆着往日在湖面上游乐的时光。
从前在冷卿家冬夜宴饮,尽欢至醉。美丽的侍女们弹琵琶的纤纤细手,仿佛把春风带到了大家面前。
大家仿佛整夜听到了春天丛林中的声音,第二天一早醒来,却发现大雪封门。
听说了当年冷卿家的客人,像曹彰那样英武的曹子方。
他力能挽开两百多斤的强弓,但他并不只是爱好武艺,他还在读书闲暇之时,卧看华山的浮云。
谁知道十年后相见,他穷得连饭也吃不饱。
冷卿也老了,在太官寺里,再也没有如花的女子服侍酒宴了。
曹子方啊,你怎能忘掉江湖之上的快乐呢?
在那里,白鹭成对,鸳鸯成双,没有一个奸诈之人同行同游。
什么时候能够再解下帽带子,在清水中洗涤?最好还是把张侯张仲谋喊来和僧房的人商量一下。现在还是先烹好茶,再煮点面条吧!
注释
(1)往时:从前,过往。
(2)樽:酒杯。
(3)相忘:忘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二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次韵杨君全送酒
扶衰却老世无方,惟有君家酒未尝。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
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
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二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次韵公择舅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次韵胡少参见过
旋营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其二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一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