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示客

〔宋代〕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作品简介

《自咏示客》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题,即将自己白发稀疏,失意颓唐的“老郡丞”的自画像“示客”。颔联以一“羞”字领起,向“客”倾诉宦海浮沉,俯仰随人的感受。颈联连用两个唐代典故,具体描述州郡佐僚所要忍受的种种痛苦。尾联以束装归隐的打算示“客”,宣泄自己满腔的愤世嫉俗之情。这首诗运用反衬,形象自然,在章法上善于安排,对仗工整。

创作背景

陆游在“西州落魄九年余”的五十四岁那一年,淳照五年(1178年)宋孝宗亲下诏令,调他回临安,似将重用。但不旋踵又外放福建,一年之后再调江西抚州供职,依然担任管理茶盐公事的七品佐僚。《自咏示客》这首诗就是在抚州任内所作,是为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悲哀,展示愤世嫉俗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已经白发萧萧了却还是一个郡丞,又一次在隆兴府观看上元节的花灯。

我也不屑和那些无耻之徒争什么长短高低,还不如东奔西走,挣二斗米糊口吃饭。

小吏操办公文时对上司低声下气,有人来苦声劝说,却模棱两可,含糊其事。

我正准备归里赋闲的行装,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准备好了。

注释

(1)郡丞:即郡县长官的帮手、杂务之类。丞:各官府长官的佐僚为丞。

(2)洪州:隋朝置郡,南宋升为隆兴府,治所即今南昌市。

(3)上元: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4)枉直: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5)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

(6)东西:东边与西边。

(7)斗升:斗与升,喻少量、微薄。

(8)饱谙:最熟悉。

(9)箝纸尾:恭恭敬敬地请上司在纸尾署名签字。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日:‘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

(10)摸床棱:谓模棱两可,含糊其事,这实际是作者的牢骚话。《新唐书·苏味道传》:“尝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持两端可也。’”

(11)古涧藤:指藤杖。

全文拼音版

yǒngshì
shuāixiāoxiāolǎojùnchénghóngzhōuyòukànshàngyuándēng
xiūjiāngwǎngzhífēnxúnchǐnìngzǒudōng西jiùdǒushēng
jìnbǎoānqiánzhǐwěiláiquànchuángléng
guīzhuāngjiànjūnzhīfǒuxiàozhǐshānjiànténg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诗作近万首,为古代诗人存世作品最多者之一,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晚年隐居山阴。其诗豪迈激昂,充满爱国热情,名篇《示儿》《游山西村》等脍炙人口。词与散文亦佳,有《剑南诗稿》传世。

相关推荐

自嘲

〔近代〕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叙

〔唐代〕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唐代〕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自沾益出宣威入东川

〔清代〕郑珍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征。

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

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

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

自相矛盾

〔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咏

〔唐代〕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