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宋代〕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泥牛被彩鞭打得粉碎,街上到处都是灰尘。吃着装满春饼、生菜的春盘,春暖花开,枝条上的片片树叶焕发着勃勃生机。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冬天的积雪渐渐消融,微风徐徐吹来,已无冬日里刺骨的寒意,变得和软温柔。梅花也已经谢了,柳条开始长出了嫩芽。

注释

(1)泥牛:是用泥土做的牛,或用竹木扎成牛的样子,外面用泥糊上。立春时,把这种泥牛搬运到繁华的闹市口,让人们用鞭子抽打泥牛,象征着春耕的起始。众人鞭打泥牛,越碎越好,尘土飞扬,弥漫六街。

(2)生菜:唐宋时,立春之日有食春饼、生菜的风俗,春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诗中的生菜,代指春盘。有咬春、尝鲜、迎新的意思。

立春拼音版

chūn
niúbiānsànliùjiēchénshēngcàitiāoláichūn
cóngxuěxiāofēngruǎnméihuāràngliǔtiáoxīn

作品简介

《立春》是南宋末年诗人王镃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等意象,描绘了立春时节鞭打春牛、采食生菜等传统习俗的热闹场景。诗中“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一句,以雪融风暖、梅花与柳条交替的景象,生动展现冬春交替时万物复苏的自然变化。该诗通过民俗与景物的交融,既表现了立春节气特有的文化内涵,也传递出诗人对新春到来的细腻感知。

作者介绍

王镃(生卒年不详),字介翁,号月洞,浙江平阳人。南宋末曾任县尉。宋亡后,他选择隐居不仕,遁迹山林,是坚定的遗民诗人。其诗作多描绘山水自然,语言清润,但常在景物中寄托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著有《月洞诗集》。王镃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唐代〕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立夏

〔宋代〕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春

〔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