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创作的咏月五言律诗,以精细的物象描摹构建宇宙孤寂感。首联"孤月满楼"与"寒江夜扉"的动静相生,奠定空寂基调;颔联"委波金不定"(月光随波碎金)与"照席绮逾依"(月华如绮缎铺席)的触觉化比喻,展现光影的流动质感;颈联"未缺空山"的完美与"列宿稀"的苍凉形成宇宙尺度的对比;尾联"松桂发"的故园想象与"万里清辉"的空间跨越,将个人乡愁升华为普世性的生命共情。全诗以"月"为枢机,串联起微观居所与宏观天地的诗意关联。
月圆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月圆》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初至夔州西阁时。诗中"故园"既指河南巩县祖宅,亦含长安杜陵旧居(《月夜忆舍弟》"边秋一雁声"可参证)。"寒江"实写瞿塘峡水势,"列宿稀"暗喻肃宗朝忠臣凋零(如房琯、严武相继离世)。在"万里共辉"的物理真实与"松桂难归"的情感矛盾中,凝结着诗人对生命根脉的终极追问。
翻译注释
翻译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绮席被月光照射,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正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注释
(1)绮逾依:(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2)未缺:指月圆。
(3)列宿:指众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月·过水穿楼触处明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月下笛·万里孤云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月下笛·小雨收尘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夜沉沉、雁啼正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
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
远钟高枕后,清露捲帘时。
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
月三首·其一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月季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月夜泛舟
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
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月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