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思王京洛篇

〔南北朝〕鲍照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唯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作品简介

《代陈思王京洛篇》此诗写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备受君王宠爱,享受着无比的尊荣,但色衰爱弛的前景始终使她忧心忡忡。全诗的过程,就是细腻曲折而又一气呵成地展开她的内心矛盾的过程。开头六句都是景语,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极写宫室之富丽华美。接下几句,用几组分镜头摄取楼内局部细部图像。全诗犹如一个偏正式转折复句,至此才唱出了古代女子以色事人、荣枯转瞬的一曲悲歌,从而使诗的正意现露出来。此诗描绘细腻,抒情深婉,鞭挞了历代君王的无情无义。

翻译注释

翻译

高耸的楼阁有十二层,四面门户都配有八扇绮丽的雕花窗。

雕花的屋梁上装饰着金莲花,桂木的柱子上盘绕着玉雕的蟠龙。

珍珠串成的帘子遮不住露珠的润泽,丝罗的帷幔挡不住风的吹拂。

华丽的帐幔有三千多处,只为博你一朝的欢颜。

芬芳的香气飘向紫色的烟雾之上,绚丽的色彩映照在绿色的云朵之中。

春风仿佛能吹回白日,寒霜中的歌声惊落了边塞的鸿雁。

只担心秋天的尘土扬起,炽热的爱意会随着衰败的蓬草而消逝。

坐着看青苔布满台阶,躺着面对空荡荡的锦筵。

琴瑟的弦已散乱,舞衣也不再缝补。

自古以来,情意都容易淡薄,你的心意难道就格外深厚吗?

只见成双成对的黄鹄,在千里之外依然相互追随。

注释

(1)凤楼:妇女的居处,宫内的楼阁。

(2)十二重:十二层。

(3)绮窗:用有文彩的丝织品装饰的窗户。

(4)绣桷:绣花的椽子。有彩绘的椽子。

(5)桂柱:桂木的柱子。

(6)罗幌:丝罗帷幔,丝罗床帐。

(7)宝帐:华美的帐子,帝王的帐子,《西京杂记》“帝为宝帐,设于后宫”。

(8)所:处所。

(9)容:容仪,打扮,梳妆。

(10)塞鸿: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11)纵横:横竖交错貌,杂乱貌。

(12)岂独浓:怎能唯独浓厚。

(13)一:一直,专一,一心。

全文拼音版

dàichénwángjīngluòpiān
fènglóushíèrzhòngchuāng
xiùjuéjīnliánhuāguìzhùpánlóng
zhūliánluóhuǎngshèngfēng
bǎozhàngsānqiānsuǒwèiěrcháoróng
yángfēnyānshàngchuícǎi绿yúnzhōng
chūnchuīhuíbáishuāngluòsāi鸿hóng
dànqiūchénshèngàizhúshuāipéng
zuòshìqīngtáimǎnduìjǐnyánkōng
qínzònghéngsànfèng
láigòngxiēbáojūnnóng
wéijiànshuānghuángqiānxiāngcóng

作者介绍

鲍照(414—466),字明远,南朝宋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以乐府见长,风格雄健奔放,《拟行路难》开创七言歌行新风。代表作《芜城赋》以骈文写兴亡之叹,被誉为六朝名篇。因任临海王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因卷入政治斗争,死于乱军之中。鲍照诗风雄健奇崛,对后世李白、杜甫等影响深远,是南朝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重要作家。

相关推荐

代答闺梦还

〔唐代〕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代阳春登荆山行

〔南北朝〕鲍照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代别情人

〔唐代〕李白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代北州老翁答

〔唐代〕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士。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代贫贱苦愁行

〔南北朝〕鲍照

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

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

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

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

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

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

运圮津涂塞,遂转死沟洫。

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

代悲白头翁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代美人愁镜二首·其二

〔唐代〕李白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

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馀晖。

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

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

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代秋情

〔唐代〕李白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