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江村五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为组诗《春日江村》的开篇之作。此诗以春日江村为背景,通过描绘农忙景象与自然春色,抒发了诗人对时空浩渺、人生漂泊的深沉感慨。首联“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以工笔勾勒农耕与春水之景,暗含生机与紧迫;颔联“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由实转虚,将空间之广与时间之长融于一体,展现诗人博大胸襟;颈联借“茅屋”“桃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直诉生计艰难与半生飘零之痛。全诗景情交织,在简淡语言中蕴含家国之思与身世之悲,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典型诗风。
春日江村五首·其一
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艰难昧生理,飘泊到如今。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春,时杜甫五十四岁,寓居成都草堂。此前诗人因严武病逝失去依靠,被迫准备离开蜀地,正值携家漂泊之际。诗中“飘泊到如今”既指安史之乱后长期流离,亦暗含对前路未卜的忧惧。“桃源”之喻折射出乱世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求,而“乾坤万里眼”则隐含诗人始终未弃的天下情怀。此组诗为杜甫晚年重要作品,在田园题材中深嵌时代动荡与个人困顿的印记。
翻译注释
翻译
每个村里,农活都很忙碌,每处岸边,春水都涨得很高。
在天地间我常放眼万里之外,看季节变换就感到人生易老。
这茅屋也还值得称道,世外桃源那样的地方总该能找到。
艰难昧生理,岁月艰难,我又不善谋生,飘泊到如今。漂泊,漂泊,一直漂泊到今朝。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有百花秋有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草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三
梁州一别几清明,常忆西郊信马行。
桃李成尘总闲事,梨花杨柳最关情。
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春日杂诗·其四
清明连日雨潇潇,看送春痕上鹊巢。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