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于腊八节出游西村时的所遇所感,既描写了气候风物宜人,也表明了诗人生活的闲适。邻里相互馈送食品,万物初露生机,这些都让诗人体味到了生活的乐趣。全诗结构圆熟缜密,上下钩连,尾联写由于人情善暖,转而顿觉节物更新,亦是扣题点睛之笔。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冬。此时陆游已近古稀之年,又有病在身,简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腊日风和,陆游扶杖出户走动,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腊月已经到了,风和日丽,颇有春天的气息。我趁着好时节出门散步,路过相邻的村子。
柴门里满是农家做饭产生的炊烟,小河旁边也都是牛踩过的痕迹。
现在我身体多病,需要的也仅仅是药物而已。新一年的差役和赋税还没有派下来,所以我清闲无事。
今天,人们都互相赠送着腊八粥,让我感觉这个江边的村子似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注释
(1)十二月八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民俗谓之腊八。
(2)西村:《嘉泰会稽志》:“三山,在(山阴)县西九里,地理家以为与卧龙冈势相连,今陆氏居之。尝发地得吴永安、晋太康古砖,疑昔人尝卜筑,或尝为寺观云。”《嘉庆山阴县志》:“陆放翁宅,在三山,地名西村,宋宝谟阁待制陆游所居。(旧志)山在城西九里鉴湖中,与徐瓶鼎峙。(《于越新编》)有居室自记。”
(3)时因:即因时,根据时节(以安排活动)。
(4)散策:拄杖散步。策:拐杖。
(5)草烟:灶烟,做饭的烟。
(6)漠漠:迷蒙密布。
(7)牛迹:牛的脚印。
(8)重重:指多。
(9)滨:水边。
(10)差科未动:新一年的差役和赋税还没有派下来。差(chāi)科:封建官府对民户征劳役和赋税。
(11)佛粥:佛教称腊日这一天为佛祖生日,佛寺造七宝五味粥供佛,故称“佛粥”。供毕,分送贵家。后传入民间,亦以果子杂拌供佛斋僧,或相互馈赠,俗称腊八粥。
(12)更相:互相。
(13)馈:以食物送人。
(14)江村:江边的村子。
(15)节物:应时节的风物景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祗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其三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
十三日吉祥探花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十六字令·春望
愁,几片飞花过小楼。
春归否,尚在柳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