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行

〔唐代〕杜甫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作品简介

《负薪行》这首七言古诗是杜甫反映夔州妇女悲惨命运的作品。诗人以白描手法记录了战乱中夔州妇女负重劳作、老而无嫁的生存困境,揭露了当地重男轻女的陋习和战乱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沉痛,体现了杜甫"诗史"般的写实精神和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

创作背景

《负薪行》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期。诗中"丧乱嫁不售"指安史之乱导致男丁锐减;"负薪"、"盐井"记录夔州妇女承担伐薪贩盐等重役;"昭君村"(秭归有王昭君故里)反讽当地对女性的压榨。杜甫通过底层妇女命运,折射整个时代的苦难,是其"即事名篇"新乐府诗的代表。

翻译注释

翻译

夔州的处女头发都已经斑白了,四五十岁了还没有丈夫。

遭遇了丧乱更嫁不出去,一辈子只能留着遗憾而悲叹。

当地的风俗是男的坐享其成而女的立地侍候,男的在屋里当家,女的出入操劳。

女子背着柴火回来是极为常见的,卖出去的钱要供给一家生活和缴纳税务。

到老了仍然是双鬟垂到颈部的处女打扮,野花同银钗一起戴在头上。

竭尽全力上山砍柴和去市场卖柴,为了谋取小利不顾生死,还要去盐井运盐。

她们终年劳累,面带泪痕,衣单体寒,困居在偏僻的山脚下。

如果说巫山一带的妇女天生粗丑,那么是不可能有王昭君的。

注释

(1)半华:斑白,见得是老处女。

(2)四十五十:是说有的四十岁,有的五十岁。

(3)嫁不售:即嫁不出去。

(4)土风:当地风俗习惯。重男轻女,故男坐女立。此以下四句是统说一般妇女们,不专指未嫁的老处女。

(5)应当门户:一作“应门当户”。下即写妇女出入操劳的事情。“应”:一作“男”。

(6)十犹八九:即十有八九,见得极普遍。

(7)应供给:供给一家生活及缴纳苛捐杂税。

(8)登危:是说登高山去打柴。

(9)集市门:入市卖柴。

(10)死生射利:不顾死生的去挣点钱。负薪之外,又负盐,所以说兼盐井。

(11)石根:犹山根。

(12)巫山:在长江边巫山县(今重庆巫山)境,属夔州。

(13)昭君:王嫱字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嫁匈奴。

全文拼音版

xīnxíng
kuízhōuchǔbànhuáshíshíjiā
gèngzāosāngluànjiàshòushēngbàohènchángjiē
fēngzuònán使shǐyīngdāngménchū
shíyóujiǔxīnguīmàixīnqiányìnggōng
zhìlǎoshuānghuánzhǐchuíjǐnghuāshānyínchāibìng
jīndēngwēishìménshēngshèjiānyánjǐng
miànzhuāngshǒushìhénbiǎnhánkùnshígēn
ruòdàoshānchǒuyǒuzhāojūncū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彩书怨

〔唐代〕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舟中晚起

〔唐代〕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送方太夫人西还

〔清代〕徐灿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

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

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

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犹有未归人。

送无本师归范阳

〔唐代〕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

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

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

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

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捣衣诗

〔南北朝〕温子昇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山坡羊·江山如画

〔元代〕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厦,妇蚕缫、婢织红、奴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休羡他。亡,休羡他。

可惜

〔唐代〕杜甫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

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