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赴荆南(今湖北一带)前寄赠友人李剑州的告别之作。诗中既赞扬了友人的才能和品德,又抒发了诗人对自身漂泊命运的感慨和对重逢的期盼。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将个人遭遇与时代动荡紧密结合,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计划离蜀赴荆南时。李剑州(名不详)为剑州刺史,与杜甫交好。诗中"文翁"(汉代蜀郡守)喻李的治绩,"李广未封"为其鸣不平;"滟滪"(瞿塘峡险滩)、"沧浪"(汉水)预示行程艰险。末联以王粲(字仲宣)登楼作赋自喻,表达乱世漂泊之悲,是其交游诗中的深情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你高风义节纵贯古今,却在寥落中困在剑州不得升迁。
世人只知文翁能够移风易俗,却往往忘记了李广一生不得封侯。
路经滟灏滩时我一个人双鬓蓬松地望着自己的小船在水上起起落落。
这年月兵荒马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逢呢?也许是春风和煦的时节在仲宣楼中相见吧。
注释
(1)使君:指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详。
(2)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3)俗:一作“蜀”。
(4)李广:西汉名将。
(5)滟灏:即滟滪滩,在四川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6)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将至桐城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将母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将之京师杂别·其一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将发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