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
北风吹,金疮裂,扯下军旗包扎,在军中,唯吴公,肯为士卒吮毒。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让小兵,睡伙房,得到安眠休息,冒严寒,到槽头,亲自喂养马匹。
注释
(1)吴公:用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典故。
(2)铁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马。泛指骏马。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
北风吹,金疮裂,扯下军旗包扎,在军中,唯吴公,肯为士卒吮毒。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让小兵,睡伙房,得到安眠休息,冒严寒,到槽头,亲自喂养马匹。
(1)吴公:用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典故。
(2)铁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马。泛指骏马。
《龛山凯歌五首》是明代文学家、艺术家徐渭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描述了明军与倭寇交战的场面及获胜的经过,反映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讴歌了明军将士所向披靡的威武雄姿和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全诗构思奇特,技巧高妙,描写传神,格调激昂。
最后一首以吴起吮疽的典故来写吴成器的爱护士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行军时,亲自背干粮走路;士卒有病的,亲自为病者调药;有长疮的,亲自用嘴吸其脓血。可谓爱兵如子。吴成器是此次龛山大捷的重要指挥员,士卒的英勇反映了将军的治军有方。这也说明了此次大捷是官兵团结一心的结果,赞扬了明军官兵同心协力、一致对外的爱国主义精神。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日午倦梳头,风静帘钩,一窗花影拥香篝。试问别来多少恨?江水悠悠。
新燕语春秋,泪湿罗裯。何时重话水边楼?梦到天涯芳草暮,不见归舟。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春田漠漠草萋萋,油菜花开烟叶齐。
鬼谷祠边春市散,淡云微雨过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