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宋代〕尹焕

蘋末转清商,溪声共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

作品简介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是宋代词人尹焕的一首婉约词。此词以苕溪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旧情往事的追忆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上阕以“蘋末转清商,溪声共夕凉”起兴,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溪边暮景,并引出红妆佳人的婉约形象。下阕“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直抒胸臆,表达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结句“飏莲子、打鸳鸯”以含蓄的笔法,暗含对旧情难续的无奈。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细腻,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的典型风格。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天的声音从叶下边生起,溪水流动的声响与黄昏一样充满寒意。我缓缓地端动着酒杯,频频催唤歌女。她沐浴后将乌黑的头发盘绕打成结,穿着的长裙拖地,一股水沉香的气息,布满了她的身体。

她歌唱得短可我旧日情却深,此次重逢令我吃惊,她竟白了双鬓。恨那绿树长大会有树荫,叹息所爱之人如今已作他妇,且有子女。谈起以前的欢爱情事,假装出听不懂的模样,只是扬起莲子,向远处的鸳鸯打去。

注释

(1)苕溪:在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南。

(2)牧之:指杜牧。

(3)末转清商:叶上吹起了秋风。清商:秋风。(晋)潘岳《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4)绾:将头发盘绕打成结。

(5)乌云:形容女子乌黑的头发。

(6)重来惊鬓霜:再次遇见旧情人,才惊讶地发现都有了白发。

(7)怅绿阴、青子成双:指所爱女子已有归宿,且有子女。

(8)佯:假装。

(9)飏:飞扬。

全文拼音版

tángduōlìng··tiáoyǒuzhīzhīgǎn
pínzhuǎnqīngshāngshēnggòngliánghuǎnchuánbēicuīhuànhóngzhuāngmànwǎnyúnxīnqúnshuǐchénxiāng
duǎnjiùqíngchángchóngláijīngbìnshuāngchàng绿yīnqīngchéngshuāngshuōzhuóqiánhuānyángcǎiyángliányuānyāng

作者介绍

尹焕(生卒年不详),字惟晓,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嘉定十年(1217)进士。自畿漕除右司郎官,淳佑八年(1248),朝奉大夫太府 少卿兼尚书左司郎中兼敕令所删定官。有《梅津集》。

相关推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代〕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唐多令·枫老树流丹

〔清代〕蒋春霖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悲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唐多令·惜别

〔宋代〕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代〕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唐多令·寒食

〔明代〕陈子龙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雨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宋代〕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唐多令·柳絮

〔清代〕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唐多令·感怀

〔清代〕徐灿

玉笛擫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危楼。寒月多情怜远客,长伴我,滞幽州。

小苑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

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

〔清代〕陈维崧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开着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唐多令·雨夜

〔清代〕纳兰性德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是年年、肠断黄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

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为梨花、深掩重门。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