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宋代〕李昴英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是宋代词人李昴英所写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南楼景色的和词,它想象神奇,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精神。作者在登高望远时,想象瑰奇,堪称佳作。词人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典故,这表现出了词人的神思逸彩,而读者也只有知其原典,才更利于品读其中之味。

翻译注释

翻译

站在斗南楼上,万顷海涛,千仞云山,尽收眼底,使人视界大开,胸襟舒畅。潮水的早晚涨落,山色的随着雨晴或浓或淡。万顷烟波之外的遥远地方,在那波浪中起伏的无数船只,是往来穿梭的商船。

这里可以览海观山,远胜于南昌的滕王阁和徐州的黄楼。刘朔斋醉中挥笔,在南国留下美好的词章。我则要驾起大鹏,唤醒已化为石头的五只仙羊,在仙境中遨游。只在这尘世中,若欲念一生,鸥鸟便惊飞远避了。

注释

(1)黄湾:黄木湾,位于今天广州东郊黄埔,是珠江口一个呈漏斗状的深水港湾。唐宋时期,这一带已成为广州的外港,中外商船往来贸易均在此处停泊。

(2)白云:指广州城北的白云山。

(3)一亭收拾:一楼览尽之意。

(4)胡床老子:指庾亮,这时用典借指刘朔斋。

(5)珠玉:比喻优美的诗文,这里指刘朔斋的原作。

(6)机:机心,指欲念。

全文拼音版

shuǐdiàotóu··dǒunánlóuliúshuòzhāiyùn
wànqǐnghuángwānkǒuqiānrènbáiyúntóutíngshōushí便biànjuéyánhǎihuōqīngqiūcháohòuzhāohūnláishānqíngnóngdàntiānsòngshuāngmóujuéyuǎnyānwàigāolàngliánsōu
fēngjǐngbiéshèngténghuánglóuchuánglǎozuìhuīzhūluònánzhōuwěnjiàpéngchìxiānyángshífēipèiguòdānqiūxiàorénjiānshìdòngzǎojīngōu

作者介绍

李昴英(1201—1257),字俊明,号文溪,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秘书郎、著作郎、直秘阁。淳祐初,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在职不畏强御,史嵩之、贾似道俱为所劾。卒谥忠简。有《文溪存稿》、《文溪词》。

李昴英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游泳

〔近代〕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代〕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宋代〕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宋代〕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水调歌头·偶述

〔明代〕陶安

皇天万物祖,生气本冲和。忍令古今天下,治少乱常多。血溅中原戎马,烟起长江樯橹,沧海沸鲸波。割据十三载,无处不干戈。

问皇天,天不语,意如何?几多佳丽都邑,烟草莽平坡。苔锁河边白骨,月照闺中嫠妇,赤子困沉疴。天运必有在,早听大风歌。

水调歌头·长安夏秋雨

〔金代〕元好问

长安夏秋雨,泥潦满街衢。先生闭户轰饮,邻屋厌歌呼。惭愧君家兄弟,半世相亲相爱,知我是狂夫。礼法略苛细,言语任乖疏。

判司官,一囊米,五车书。骑驴冠盖丛里,鞍马避僮奴。只有平生亲旧,欢笑穷年竟日,未必古人如。酒贱可频置,时为过吾庐。

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

〔清代〕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水调歌头·追和

〔宋代〕张元干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

〔宋代〕辛弃疾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