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代〕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拉弓应当拉强弓,用箭应当用长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射他骑的马,擒贼先擒贼的首颌。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杀人也要有个限度,立国总归得有个疆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

注释

(1)挽:拉。

(2)当:应当。

(3)长:指长箭。

(4)擒:捉拿。

(5)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

(6)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7)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

前出塞九首·其六拼音版

qiánchūsàijiǔshǒu··liù
wǎngōngdāngwǎnqiángyòngjiàndāngyòngcháng
shèrénxiānshèqínzéixiānqínwáng
shārényǒuxiànlièguóyǒujiāng
gǒunéngzhìqīnlíngzàiduōshāshāng

作品简介

《前出塞九首·其六》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盛唐边塞诗中的理性之光,以士兵独白批判穷兵黩武。诗中"挽弓当挽强"显实用智慧,"用箭当用长"续战术要诀,"射人先射马"提制胜关键,"擒贼先擒王"成兵家格言,"杀人亦有限"转人道立场,"列国自有疆"立和平主张,"苟能制侵陵"申正义底线,"岂在多杀伤"结反战宣言。全诗由术入道,语言如兵法简册,展现杜甫"仁者无敌"的战争哲学。

创作背景

《前出塞九首·其六》此诗实作于天宝十载(751年)四月,杜甫40岁困守长安时。值鲜于仲通征南诏全军覆没,诗人借汉卒口吻提出"有限战争"理论。诗中"射马擒王"的战术与"岂在多杀伤"的伦理,构成古代最系统的反战思想,比西方《战争论》早千年。作品标志着杜甫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彻底转型。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塞下曲

〔唐代〕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