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斛三首·其二·水仙

〔宋代〕杨万里

生来体弱不禁风,匹似蘋花较小丰。

脑子醲薰众香国,江妃寒损水精宫。

银台金盏谈何俗,矾弟梅兄品未公。

寄语金华老仙伯,凌波仙子更凌空。

全文拼音版

sānhuāsānshǒu··èr··shuǐxiān
shēngláiruòjìnfēngshìpínghuājiàoxiǎofēng
nǎozinóngxūnzhòngxiāngguójiāngfēihánsǔnshuǐjīnggōng
yíntáijīnzhǎntánfánméixiōngpǐnwèigōng
jīnhuálǎoxiānlíngxiānzigènglíngkōng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宋代〕吴文英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沉,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三五七言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槐堂铭

〔宋代〕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三晋已破智氏

〔两汉〕刘向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

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

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王曰:“善。”

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三游洞序

〔唐代〕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余序而记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鏖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唐代〕杜甫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

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

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

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

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跼。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