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唐代〕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作品简介

《夜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大雨前特有自然现象:蟋蟀鸣声断断续续,频添闷热;接着又掠过一阵清风,吹得屋内灯火忽明忽暗;诗的后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夜雨,隔着窗户听到芭蕉声响得知夜雨降临。全诗所写之景,或夜或雨,均从屋内来写。通过对“蛩”“灯”“芭蕉”几物的描写,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诗歌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创作背景

《夜雨》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此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在一个安静的雨夜,诗人创作了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蟋蟀的叫声时断时续,一盏残灯熄灭又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也知道夜里下雨,芭蕉叶上先传出淅淅沥沥的雨声。

注释

(1)蛩:蟋蟀。蟋蟀晴则鸣,雨则歇。

(2)残灯:油将尽的灯。

全文拼音版

zǎoqióngxiēcándēngmièyòumíng
chuāngzhījiāoxiānyǒushēng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夜雨

〔唐代〕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夜游宫·窗外捎溪雨响

〔宋代〕吴文英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夜合花·柳锁莺魂

〔宋代〕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夜起

〔清代〕黄遵宪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沈阴曀曀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夜梦故人

〔南北朝〕何逊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夜行船·忆昔西都欢纵

〔宋代〕欧阳修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

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钟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夜亭度雁赋

〔南北朝〕陈叔宝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夜宴谣

〔唐代〕温庭筠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

虬须公子五侯客,一饮千钟如建瓴。

鸾咽奼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

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

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

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

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唐代〕钱起

西日横山含碧空,东方吐月满禅宫。

朝瞻双顶青冥上,夜宿诸天色界中。

石潭倒映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

万里故人能尚尔,知君视听我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