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品简介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组诗的第六首,以春日繁花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暂得安闲时的愉悦心境。全诗语言明快活泼,意象生动鲜明,通过"戏蝶"、"娇莺"等细节,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是杜甫少见的轻松欢快之作。

创作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黄四娘应是草堂附近的农家主人。诗中"千朵万朵"的繁花与"恰恰啼"的莺声,既写浣花溪畔真实春景,又暗喻诗人在战乱中难得的宁静生活。这种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展现了杜甫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翻译注释

翻译

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注释

(1)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2)蹊:小路。

(3)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4)娇:可爱的样子。

(5)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全文拼音版

jiāngpànxúnhuājué··liù
huángniángjiāhuāmǎnqiānduǒwànduǒzhī
liúliándiéshíshízàijiāoyīngqiàqià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江上

〔唐代〕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宋代〕苏轼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江上看山

〔宋代〕苏轼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琴兴

〔唐代〕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江行寄远

〔唐代〕李白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江行道中

〔明代〕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