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

〔宋代〕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作品简介

《夜泊水村》是宋代诗人陆游于淳熙九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壮志未酬之意。”羽箭凋零“,“燕然勒铭”形成对照。颔联自抒豪情,一句“犹堪”、一句“何至”构成流水对。颈联写以身许国,而时不我待的矛盾。尾联回应首联“太息”,落到眼前,谓此夜泊船锦水,卧闻新雁,报国之情,难以抒怀。表达了诗人至老不衰的雄心壮志,谴责了那些空谈报国而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此诗意境沉郁,音情顿挫。

创作背景

《夜泊水村》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因为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淳熙九年,陆游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奉祠居家,孤寂无聊,但报国之心一日未灭,便创作了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我老夫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巴自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注释

(1)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2)太息:叹气。

(3)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4)勒铭:刻上铭文。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此句作者借喻自己未能建立战功。

(5)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6)绝大漠:横度大沙漠。绝:横度,跨越。大漠:古瀚海,亦称大碛。在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之间,西接新疆,四月间狂飙屡起,沙砾飞扬,故号为流沙。

(7)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8)一身报国有万死: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9)再:第二次。

(10)青:黑色。

(11)记取:记住,记着。

(12)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13)汀:水边平地,小洲。

全文拼音版

shuǐcūn
yāojiānjiànjiǔdiāolíngtàiyānránwèimíng
lǎoyóukānjuézhūjūnzhìxīntíng
shēnbàoguóyǒuwànshuāngbìnxiàngrénzàiqīng
jiāngchuánchùwénxīnyànluòhántīng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诗作近万首,为古代诗人存世作品最多者之一,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晚年隐居山阴。其诗豪迈激昂,充满爱国热情,名篇《示儿》《游山西村》等脍炙人口。词与散文亦佳,有《剑南诗稿》传世。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宋代〕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夜深

〔唐代〕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代〕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

〔宋代〕欧阳修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樽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夜坐吟

〔唐代〕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