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六首·其一

〔唐代〕杜甫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作品简介

《绝句六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摹写春天宿雨新晴时草堂周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第一首诗写积雨初晴之景,第二首诗写幽居自适之情,第三首诗见井渠而起咏,第四首诗状倏雨倏晴之景,第五首诗写草堂春日之景,第六首诗写江溪春夜之景。整组诗皆为写景之作,绘形绘声,佳景迭陈,客观描述之多,有物我交融之趣;诗中又多对句,多用叠字,音韵协调;多用颜色字,鲜明悦目:颇能表现出杜诗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解释这组诗说“此当是广德二年(764年)复归草堂时作”。唐代宗广德二年暮春杜甫重回草堂,恰值“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加之对严武的御敌安蜀颇有信心,兴致很高,于是写下这组绝句。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晨太阳出来照着篱笆东边的积水,屋舍北边也生起了云彩掩映着泥土。

又高又密的竹林中有翡翠鸟在鸣叫,偏僻寂静的沙滩上很多鹍鸡在跳舞。

注释

(1)鹍鸡:古书上说像鹤的一种鸟,黄白色,长颈赤喙。鹍,一作“鶤”。

全文拼音版

juéliùshǒu··
chūdōngshuǐyúnshēngshěběi
zhúgāomíngfěicuìshākū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绝命词

〔清代〕佚名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