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宋代〕王安石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作品简介

《望夫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望夫石比附湘女思舜的故事,前两句是对望夫石的情感进行描写,后两句用帝舜的传说表达诗人对美好政治的期待。全诗语言直白,用典自然,含义深刻,将政治诗写得像爱情诗一样凄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望夫石》此诗作年不详。诗中所写“望夫石”,当即刘禹锡等人所写过的和州境内的“望夫石”。皇祐五年(1053)六月,王安石“自淮南来视苏州之积水”,被旨前往苏州相度水势。大约王安石在和州渡江而南,经采石矶,遂有此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头发梳得像云一样卷,烟一样飘,是与谁有约?所等之人却去了像天一样遥远的地方不再回来。

像追随九疑山下的舜帝投江身亡的娥皇、女英,期待着在江水中能千秋万代地望着舜帝的衣裳。

注释

(1)望夫石:传说中“望夫石”甚多,后世诸家所咏之望夫石,乃安徽当涂之望夫石。《太平寰宇记》:“望夫山,在县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周回五十里,高一百丈。”后世方志书记载多类此。据考证,此望夫石,在今安徽马鞍山当涂县采石镇西北二里的江滨山上。

(2)更:古时候的时间计量单位,在这里表达时间的长久。

(3)九疑山下女:传说中帝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她们是帝尧的女儿,帝舜南巡时,至九疑山崩逝,便葬于此。二女追随不及,投湘水而死。民间传说,九疑山第二峰舜峰之下,有牛头江,江边巨石,称望夫石,传言二妃所化。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

(4)裳衣:衣裳,喻指舜。

全文拼音版

wàngshí
yúnhuányānbìnshuítiānbiāngèngguī
háijiǔshānxiàqiānqiūchángwàngshùncháng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唐代〕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海潮·自题小影

〔清代〕谭嗣同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望海潮·上兰州守

〔金代〕邓千江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望月有所思

〔唐代〕骆宾王

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

圆光随露湛,碎影逐波来。

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

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

离居分照耀,怨绪共裴徊。

自绕南飞羽,空忝北堂才。

望海潮·插天翠壁

〔清代〕张景祁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关险扼东溟。沙屿布棋,飚轮测线,龙骧万斛难经。笳鼓正连营。听回潮夜半,添助军声。尚有楼船,鲎帆影里矗危旌。

追思燕颔勋名,问谁投健笔,更请长缨?警鹤唳空,狂鱼舞月,边愁暗入春城。玉帐坐谈兵。有獞花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洲洗甲,沧海浊波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