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品简介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五言律诗,通过咏草抒写送别之情。首联"离离原上草"以叠词描摹春草茂盛之态,"枯荣"二字点明自然规律;颔联"野火"二句成为千古绝唱,既写野草顽强生命力,又暗喻友情不灭;颈联转写"古道""荒城",拓展空间意境;尾联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典故,将自然景象与离情完美融合。全诗对仗工稳而意境浑成,展现了青年白居易已臻成熟的诗艺。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年)白居易十六岁时。据载为应考习作,按科场"赋得"体例命题而作,却超越了应试诗的局限。诗中"春风吹又生"的哲思,既受顾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激赏,也预示了诗人后来"野火烧不尽"的讽喻诗精神。作品继承《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开创了以自然生命力喻人间真情的抒情模式,成为唐代送别诗中的经典。

翻译注释

翻译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1)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2)枯荣: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枯:枯萎。荣:茂盛。

(3)远芳:草香远播。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4)侵:侵占,长满。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yuáncǎosòngbié
yuánshàngcǎosuìróng
huǒshāojìn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
yuǎnfāngqīndào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
yòusòngwángsūnmǎnbiéqíng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